网友说美国商家可能会借关税政策趁火打劫,今天就看到赛鞋厂的负责人称,美国客人要求把已加工好的鞋子以半价出售给他们,还说放着也是库存。 德赛鞋厂负责人称,我们果断拒绝,美国就是一个客人,这个客人出问题了,我会寻找新的客人,美国的品牌压力是大于中国制造的,我们中国企业会挺挺直脊梁骨,不会让他们占到一分一毫的便宜,这个时候大家万众一心的挺下去! 美国客户这算盘打得火星子都冒出来了。德赛仓库里码着整整齐齐的货,标签上明明白白贴着美国大牌的logo,转手就想让中国工厂当冤大头?温州老板张文杰抽烟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撂话:"半价?你当这是菜市场挑烂白菜呢!" 美国品牌商急得跳脚——沃尔玛货架上的运动鞋标价从150美元飙到206美元,消费者骂骂咧咧转投越南产,可越南工厂的品控跟中国比就像小孩过家家,三天两头开胶断底。 这事儿透着股黑色幽默。美国鞋袜经销商协会早算过账,加征关税后工薪家庭买鞋得多掏500美元,可美国佬愣是把账赖到中国头上。德赛的硬气不是没底气,欧洲线订单猛涨40%,迪拜分公司直接把样品铺进中东土豪的购物中心,连南非贫民窟小贩都认准"Made in China"的耐磨标签。说白了,全球化三十年早把中国制造织进了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硬拔出来疼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看看晋江鞋业的老黄历就明白。当年德尔惠、特步扎堆请明星代言,结果安踏闷头搞研发,现在人家手里攥着2500项专利,连冬奥会领奖服都敢用自家面料。德赛这波操作像极了晋江前辈的升级版——直播间里主播踩着自家新款跑跳测试,电商平台评论区刷满"比某克透气",转型内销愣是把外贸尾货炒成国潮尖货。 最绝的是产业链上的乾坤大挪移。美国品牌商嘴上喊着"供应链转移",身体却很诚实——越南工厂的模具得从东莞运,印尼流水线的老师傅得请温州老师傅带,连缝纫机针头都得定期进口中国钨钢。成都鞋业协会的马运涛说得直白:"川妹子车线比柬埔寨女工快三倍,次品率低八成,资本家算得清这笔账"。 但硬刚的代价也不是没有。山东某代工厂去年裁了三百绣花工,机器上积的灰能写毛笔字;广州鞋材市场里,做鳄鱼皮压花纹的老板改行卖电子烟,临走前嘟囔着"美国佬不要脸"。这场博弈就像高手过招,中国制造咬着牙把关税成本转成技术升级费,美国消费者却得为政客的嘴硬买单——波士顿超市里,贴着"越南制造"的鞋子掀开鞋垫,赫然印着"广东东莞监制"。
网友说美国商家可能会借关税政策趁火打劫,今天就看到赛鞋厂的负责人称,美国客人要求
桃花笑流年
2025-04-18 17:52:2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