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八路军干部陈克被俘,敌人把他押到刑场杀害,可行刑当天,一个汉奸抓来一个死刑犯,对陈克说:“你已经死了,快走吧!” 山东郓城通往西南的小道上,落叶萧瑟,寒风如刀,陈克裹着破旧军装,脚步匆匆。 他是八路军的一名情报干部,奉命前往郓城鼓动百姓,打算以星星之火燃起百姓们抗战的决心,此行任务极其机密,关系到敌后武装的联络部署。 可是命运弄人,刚穿过一个小村庄,他便遇到了一支巡逻的伪军部队,那些人一看到他布满老茧的双手和肩上鼓鼓的背包,便起了疑心。 “你这是什么人?哪来的?”为首的伪军厉声喝问。 陈克表面镇定,心里却一紧,他明白自己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更糟的是,早晨突起的大风将他包中的传单刮得满地都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张传单就飞了出去,伪军士兵眼疾手快,一把就将其拾起。 为首那人眼睛一瞪,吼道:“反动分子!拿下!” 陈克强作镇定,从口袋里摸了两张银票:“兄弟,大家都不容易,这点意思……” “你当我们是乞丐?”一记枪托狠狠砸在他后脑,陈克眼前一黑,被打倒在地。 醒来时,他已经被押到郓城县城,看守所的阴冷潮湿与外面秋风相比,更透骨三分。 县长刘本功,一个人送外号“刘阎王”的家伙,原是村中地主,被日军扶持成了维持会的头目。他手握兵权、心狠手辣,专门迫害地下党员。 陈克被押至县衙大堂,刘本功正喝着茶,冷眼盯他。 “你是八路吧?”他笑,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陈克不语,冷冷看着他。 “识相的就说出联络点,我还能给你留条活路。” “你倒不如把我一枪崩了。” 刘本功脸色骤变,“好,那你就去死!”他吩咐:“拉出去,明天正午处决。” 这一夜,陈克坐在牢中角落,望着头顶的月光,默默咀嚼着一个干巴巴的窝窝头。 他知道明天自己可能命丧黄泉,但他没有后悔,他心里反复想着:“一定不能让日伪知道我们的地下路线。死,也要保住组织。” 天刚蒙蒙亮,便有士兵将他押出,街头冷清,百姓被驱散,只有几名伪军围着刑场,搭着木架。 陈克一边走,一边啃着另一个窝窝头,自嘲地笑着说:“临死还能吃口干粮,也不算亏。”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又刺耳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慢着!”原来是刘本功。他居然亲自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亲信。 陈克心里一震:这狗汉奸还真狠,非要亲眼看我死才安心?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差点咬掉舌头,刘本功挥了挥手,拖来一个披头散发、奄奄一息的死刑犯,对他说:“你……已经死了,快走吧!” 说罢,那人竟将那死囚按到刑台上,朝士兵点了点头。枪响。陈克脚底一软,几乎摔倒。 “你疯了?”他低声咬牙问。 刘本功却把一小包情报硬塞进他手中,陈克犹豫了一瞬,但军人本能让他迅速消失在胡同深处。他知道不能浪费这次机会。 几日后,陈克回到根据地,将情报上交,情报内容详实,涉及敌伪多个据点布防,甚至包括日军一处隐藏的通讯指挥所。 八路军随即发起一次突袭,将该据点连同伪军驻所一并拔除,重创敌人。 而陈克也在战后,将“刘本功觉悟弃暗投明”的故事传开,组织内部甚至准备吸纳他为秘密联络人。 直到两个月后,另一批从郓城回来的同志带来了消息——刘本功投靠日伪多年,行迹恶劣。 他之所以“救”陈克,不过是因他藏匿家眷的小院被八路军端了个底朝天,为保全妻儿,只得临时“做人”。 “他不是觉悟了,是害怕了。”陈克听罢,良久无言。 从那以后,陈克继续在敌后奔走,在最危险的地方传递着最重要的消息,刘本功虽然是个汉奸,但至少还是做了件好事。 信源: 菏泽史志网 发布于 2019-12-09 20:21:00“讨伐伪军刘本功部”
1944年,八路军干部陈克被俘,敌人把他押到刑场杀害,可行刑当天,一个汉奸抓来一
牧童的娱论
2025-04-20 12:1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