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张文荣不幸落入美军手中成为战俘。在被迫接受特务训练后,他被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23 09:15:11

1952年,志愿军战士张文荣不幸落入美军手中成为战俘。在被迫接受特务训练后,他被派往志愿军阵营潜伏。然而就在跳伞前的生死瞬间,他猛然将一颗手雷抛进机舱,嘴角扬起一抹决绝的笑:"永别了!" 【消息源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斗争史》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朝鲜战争中的隐秘战线》中央文献研究室2005年编】 1951年5月的朝鲜半岛,山里的积雪刚化完,炮弹炸开的土腥味混着野花味往人鼻子里钻。张文荣猫着腰在战壕里调试电台,耳机里电流声刺啦刺啦响,突然听见排长扯着嗓子喊:"180师的弟兄们,咱们被包饺子了!" 这个28岁的通信兵下意识去摸腰间的手榴弹——其实他比多数战友多一重身份。两年前他还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少尉,起义时把青天白日帽徽往地上一摔就加入了解放军。这会儿美军坦克的履带声已经压到三百米开外,哈里斯中校的情报部门早盯上这个会英语的"前国军"。 "张,你比他们聪明。"战俘营的铁丝网后面,哈里斯把咖啡杯往桌上一磕,"在东京给你准备了单人宿舍。"张文荣盯着对方袖口沾着的血渍——那是昨天被活活打死的战俘老李的。他喉结动了动,突然用英语回答:"我想学电台侦测。" 巨济岛战俘营的冬天冷得邪乎。张文荣裹着美军发的棉大衣,在"悔过书"上签字时故意把"共产主义"写成"共産主义",这是地下党约定的暗号。有个瘸腿的炊事员每次发饭都多给他半勺糊粥,有天粥碗底下粘着张字条:"二月行动"。 东京涩谷区的美军情报学校暖气足得让人发晕。张文荣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笔记本夹层里却用针尖扎出密文:C-47运输机、黄海道坐标、MK2手雷。教官拍着他肩膀夸"进步快"时,谁也没注意他盯着墙上的跳伞示意图多看了三秒。 1952年2月19日凌晨,汉城机场的探照灯把雪地照得发蓝。哈里斯亲自给五个"投诚者"发装备,轮到张文荣时突然皱眉:"手套这么鼓?" "冻疮,长官。"他把戴着棉手套的右手举到对方面前,哈里斯闻到的只有磺胺药膏的味道。 C-47爬升到两千米时,机舱里有个台湾来的特务正哼着《何日君再来》。张文荣突然站起来扯开伞包,喊了句"Good Bye"——美式手雷在液压管上蹦跶着滚进驾驶舱的时候,他看见仪表盘反射的火光像老家辽阳过年的灯笼。 落地时棉袄被树枝划得开花,他摸黑跑了半小时,迎面撞上志愿军侦察班的枪口。"别开枪!"张文荣把炸剩的半只手套举过头顶,"180师电台台长,代号‘黄埔雪’!" 三个月后,板门店谈判桌上突然多了摞照片:战俘背上墨汁刺的"反共抗俄",注射毒品的针眼像密密麻麻的蚂蚁窝。美军代表脸色比停战协定上的墨水还黑——他们到死都不知道,那个"意外坠毁"的间谍小组里,有人记下了所有证据。 2000年辽阳的初春,中学退休教师张文荣的遗物里有本牛皮纸日记。最后一页写着:"跳伞那晚的月亮,比黄埔军校升旗时的太阳还亮。"

0 阅读:0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