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上海知青李明为了返城,狠心和农村妻子提出离婚,他走那天妻子跪地哀求:

品古观今吖 2025-04-23 10:53:12

1978年,上海知青李明为了返城,狠心和农村妻子提出离婚,他走那天妻子跪地哀求:“带上我和女儿吧!”可李明却说:“咱们到头了……”   听到丈夫说出如此决绝的话,春兰拉住李明衣角的手自然垂落了下来,她听着女儿的哭声呆呆的看着逐渐远去的背影。   她口中喃喃自语道:“咱们到头了,咱们到头了”   1969年,上海的知识青年李明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偏远的农村,成为了一名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与其他一些对农村生活感到不适应的知识青年不同,李明并没有被乡下艰苦的劳动条件所吓倒。   他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农村的生活中,不仅快速适应了农村的劳动节奏,还积极学习农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农活技能。   李明的到来,给当地农村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活力。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改进耕作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李明还积极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利用晚上的时间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因此李明深受村里人的喜爱,其中便包括春兰。   春兰与李明的年龄相仿,虽然春兰是农村人,但两人之间的聊天的话题却从没有断过,每次李明教春兰识字写字的时候两人都默契的不敢看向对方。   一来二去两人都关系逐渐升温,他们暗自私定终身。李明没有将春兰的事情写在家信之中,春兰也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亲。   情到深处自然浓,两人最终还是偷吃了禁果,春兰怀孕了,眼见瞒不下去了,李明和春兰相继将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家长。   李明母亲因为春兰怀孕的消息和李明大吵了一架:“你是城里人,你注定要回城里。我不允许你带她回到城里。”   而春兰那边她的父亲陷入了沉默,良久之后她的父亲开口了:“他是城里人,你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可春兰已经陷入了爱情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了,她已经听信了李明对她承诺的带她回城的花言巧语。   两人最终结为夫妻,婚后的生活相对恩爱,春兰为李明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活泼好动,成为了村中活宝。   他们共同经历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分享了彼此的温暖和快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开始怀念起城市的生活,他渴望回到上海,过上更好的生活。

1978年,国家政策的改变,让李明看到了希望。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返城谋求更好的发展。母亲的话语一直在李明耳中回荡:不准带她回城。   返回城市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和春兰及他们的女儿分离。李明陷入了挣扎之中,一方面是自己心爱的妻女一方面是更好的生活,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在李明提出离婚的那一刻,春兰的世界崩塌了。她跪在李明面前,哀求他带上她们母女一起回上海。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祈求,声音颤抖地说:“带上我和女儿吧!”李明看着春兰那含泪的双眼,心中充满了愧疚和痛苦。   李明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波动,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咱们到头了……”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割破了春兰心中最后的希望。她愣住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身体无力地瘫坐在地上。李明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愧疚和痛苦,但他还是没有停下返城的步伐。   李明离开了农村,回到了上海。他努力工作,试图在这个已经陌生的城市中站稳脚跟。在母亲的帮助下,李明的生活逐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时候他的母亲为他物色了一个妻子。   两人没有过多的感情培养,很快便进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在闲暇情况中没有任何交集,仿佛两人的结婚完全是为了完成父母给予的任务一般。   孤独感和失落感涌上心头。他开始怀念起农村的生活,怀念起春兰和女儿的笑容。他意识到,自己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最珍贵的情感寄托。   多年后,李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农村。他站在春兰曾经居住的破旧小屋前,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当年的离别和春兰的哀求,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他决定去看望春兰和女儿,向她们道歉并弥补过去的错误。   当他见到春兰时,她已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妇女了。她看着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李明向她道歉,承认自己当年的自私和错误。   还没等李明说完道歉的话语,春兰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咱们已经到头了.....”。听到如此熟悉的话语,李明理解了当时春兰的感受。   他的女儿则是用一种淡漠的眼神说道:“我没有你这个父亲”

0 阅读:675

评论列表

怀川老客

怀川老客

3
2025-04-23 14:29

人渣!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