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疾病,不同的诊断过程及结论 我今年63岁,患前列腺疾病已逾10多年,主要症状是PSA一直超标,以往影像检查结果为前列腺增生及钙化。今年4月19日的PSA指标值为11.53,为历年最高值。为此,我电话咨询了过去曾就诊过的一家公立医院的副主任医生,他听了我的PSA指标后,不加思索地催促我马上到他所在的医院做穿刺活检,为此我预约了他4月23日的门诊。鉴于穿刺活检为有创检查,还有可能带来感染、出血等副作用,我一直对此有抵触。经过思想斗争,我毅然决然的取消了这家公立医院预约门诊,到一家私立医院找了一位比较熟悉的主任医生,他看到我的PSA报告后,建议我先做一个前列腺和盆腔的核磁共振后再考虑下一步的再检查方式,4月23日中午核磁共振做完后,这位主任医生给了我如下的诊断意见: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为Pl-RADS(2)虽有区域异常,但属于低风险病变,即异常区域恶性可能性较低,建议定期随访而非立即干预,半年检查一次PSA,暂不做穿刺活检,平日服用坦素罗辛。同时,他也坦诚的表示,不赞同过度栓查及过度治疗,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样的疾病,得到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诊断结论,我以为后一种诊断流程及结论更科学、更人性化、更有医者的医德。朋友,您看呢?!
同样的疾病,不同的诊断过程及结论 我今年63岁,患前列腺疾病已逾10
志鹤与趣事
2025-04-23 17:17:29
0
阅读:58
用户58xxx84
mri没有穿刺准确,优点在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