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顶得住?”3月17日报道,河南一12岁小孩哥连续2个月只吃黄瓜,成功暴瘦60斤!不料,他还没高兴多久,就“成功”住进了ICU,医生的一句话太扎心!网友:所以减肥最好不要节食,运动可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监护仪发出规律滴答声,12岁的小宇(化名)蜷缩在病床上,原本圆润的脸颊凹陷成沟壑,这个曾因两个月暴瘦60斤登上热搜的男孩,此刻正为极端减肥付出惨痛代价——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让他连喝水都会引发剧吐。 2025年春天的校园里,身高1.65米、体重90公斤的小宇是同学口中的"移动肉球",体育课上的哄笑、食堂里的窃窃私语,像针尖刺痛着青春期少年的自尊,在刷到某平台"月瘦30斤挑战"视频后,他开启了极端减肥计划:每日仅靠3根黄瓜、2个西红柿果腹,配合2小时高强度跳绳。 最初的体重秤数字让他欣喜若狂,但第20天开始,小宇频繁出现头晕、腹痛,彼时的他尚未意识到,体脂率骤降正导致肠道周围脂肪垫消失,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正常的45度缩至18度,如同铁钳般压迫十二指肠,两个月后,这个倔强的少年在厕所吐到虚脱,送医时电解质紊乱指标已逼近危险值。 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达19%,若不干预,2030年将突破31.8%。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专家建议采用"三维度管理法": 每日摄入1200-1800千卡,蛋白质占比20%(如鸡蛋、鱼虾),主食优选糙米、红薯等粗粮,严格控制高糖饮料和油炸食品。 6-17岁青少年每天需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篮球等趣味项目,避免短时剧烈运动造成的关节损伤。 通过正念饮食训练缓解焦虑,家长切忌用"胖墩"等标签刺激孩子,而应引导其关注体能提升而非体重数字。 在小宇的病床旁,主治医师霍玉峰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5年1-4月,该院收治的极端减肥患儿同比增长230%,其中83%曾跟随网络博主进行"碳循环""生酮饮食"。 某短视频平台热推的"7天瘦身挑战",要求青少年每日仅摄入800千卡,这仅相当于正常需求的50%,更令人担忧的是,所谓"专业营养师"中,42%无法提供执业资质,开具的食谱存在严重营养失衡。 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强调,科学减重要把握"黄金窗口期":6-11岁儿童每月减重不宜超0.5公斤,12岁以上每周控制1公斤以内,重庆某社区推出的"亲子厨房"项目成效显著,通过让孩子参与制作五彩蔬果沙拉、全麦三明治,使其对健康饮食产生自主认知,参与该项目的家庭,孩子蔬菜摄入量平均提升40%。 真正的美丽从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阳光下健康跃动的身影,正如医学专家所言:"让孩子学会与身体和解,才是最好的成长礼物。"[浮云]
不是所有人瘦了都好看的就比如杨天真39岁的她,终于如偿所愿减肥成功,只是瘦下
【21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