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年过六旬的章太炎穷困潦倒,连两块钱的烟钱都掏不出。杜月笙奉上千块大洋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5-26 07:10:41

1931年,年过六旬的章太炎穷困潦倒,连两块钱的烟钱都掏不出。杜月笙奉上千块大洋,想求他写篇文章。章太炎断然回绝:"不写!"数月后,章夫人却背着丈夫,笑吟吟地将那千块大洋收入囊中。 【消息源自:《南方日报》2013年6月14日《一代大师章太炎:捍卫传统的民族主义者》;《民国文人轶事》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年版;章太炎晚年书信及弟子回忆录《章门弟子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 1931年上海的冬天格外湿冷。章太炎裹着旧棉袍在书桌前呵开冻墨,笔尖刚落下就听见妻子在厨房摔了碗——米缸又见底了。这位骂过袁世凯、教出鲁迅的国学大师,此刻对着砚台里结冰的墨汁发愣:上个月当掉的怀表钱,怕是撑不到开春了。 杜月笙的汽车正碾过法租界的梧桐叶。青帮大佬摸着新做的绸缎长衫问副手:"你说章先生真连煤球钱都付不起了?"三个月前他派人送去的拜帖原封不动退回来,烫金的信封上还沾着墨渍,像是老先生批注文章时顺手甩的。"读书人骨头硬。"副手递过暖炉,"不过听说他夫人最近常去当铺。" 转机出现在腊八节那天。章太炎的学生陈存仁拎着两篓黄岩蜜橘登门,刚进门就喊:"师母,橘子放厨房了!"老先生从书堆里抬头:"又乱花钱?"学生笑嘻嘻凑过来:"杜先生送的,说是孝敬文化人。"章太炎立刻沉了脸,笔杆敲得砚台当当响:"黄鼠狼拜年!" "老师您看这段。"陈存仁突然翻开《史记》,手指点着《游侠列传》,"郭解不过一介布衣,太史公倒赞他'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见老师神色稍霁,他趁机递上洒金笺:"杜家祠堂落成,想求您题个匾..." "竖子!"章太炎拍案而起,纸页哗啦啦飞了满地。陈存仁不慌不忙捡起稿纸:"学生僭越了。不过杜家承诺分文不取,只说仰慕先生风骨。"他瞥见师母在帘子后抹眼泪,压低声音:"祠堂碑文若得您墨宝,往后每月往府上送两担煤..." 半个月后,杜月笙在祠堂里摩挲着新刻的匾额笑出声:"这老头真倔,非说'润笔费'三字辱没斯文。"管家递上账簿:"按您吩咐,每月初八送米面油盐,都说是陈先生孝敬的。"正说着,门房跑来报告:"章夫人刚退了当铺的镯子!" 开春时章太炎在演讲台上中气十足:"今日讲《说文解字》!"台下新添的暖气片滋滋冒着白汽。散场后陈存仁帮他收拾讲义,突然听见老师嘀咕:"杜月笙...倒是比某些官僚强些。"学生手一抖,钢笔滚到了讲台下面——那支崭新的派克金笔,笔帽上刻着杜公馆的暗记。

0 阅读:0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