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是试驾理想i8。来之前期待并不大,觉得重头戏应该在i6。因为从纸面信息来看

郭淮谈汽车 2025-07-14 00:36:22

来杭州是试驾理想i8。来之前期待并不大,觉得重头戏应该在i6。因为从纸面信息来看,i8似乎是一个索然无味的车,大概就是MEGA青春版?

来了之后听的专家级讲解,现在我觉得i8这个车很重要,可能比i6更有趣。也许是慢热的车,因为很多价值点是内秀的,但长期看我认为大概率能慢热起来。也不知道,现在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就挑点重要的说说。

第一,就算是青春版,小也有小的好

今天开MEGA,因为车并不算太宽,1965mm,所以正常情况前向行驶并不会感觉大车感;只在狭窄路口转向时,要考虑车尾,才会想起来这是一个大车。从好开的角度讲,车宽比车长的影响更大。

理想i8短了很多,更窄一些,达到了1960mm(如果我没记错)。理论上,应该会比MEGA好开得多。车头短、前排视野好,也会营造出好开的感觉。我还没开,也谈不了开的感受,猜测开起来应该和4.9米的燃油SUV差不多 —— 这个尺寸的车不小,但还谈不上难开的大车感。

车是短了,但由于把原生纯电架构发挥得比较极致,所以里面空间还可以,应该是比L9更好一些。要讲三排都舒服,那MEGA肯定更舒适,但从大部分用户的角度来看,i8也已经足够舒服了。除了那种每天都是六七人出行的大家庭外,第三排主要还是一个有和无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i8的适用面更广一些。

近1000座高速超充站,这是独特优势,可以认为基本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做个近似,720公里的CLTC续航可以当成别家的850公里来用。这么一来,理想i8可能会成为“没有里程焦虑的、比较好开的、三排都坐得舒服的智能SUV”,这可以说是一个新品类。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理想i8也会抢一些五座SUV的市场,因为六座车只要不太贵、不难开,那实际上当成四座、五座使用时,都是比五座SUV更舒适的。 那五座SUV应该去干啥呢?

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做便宜一些,另一种就是做运动一些。就像雷军说的一样,SUV中的"S"代表的是"Sport",所以要做小米YU7。目前可以谈得上运动的新能源SUV,还有小鹏G9、岚图FREE+。问界M5也算一个。

原生纯电平台的车小空间大、高速超充来解决纯电里程焦虑,这两个解题思路是和我想的一模一样的。关注我的人应该注意到,我大概从2020年就一直在讲这两个思路了。

第二,新一代内饰。 今天网上流传了一些泄露图,仿佛一成不变。那个环境与角度,对实车表现来说相当不利。我今天坐在里面,感觉还是变化挺大的,和之前坐在L9或MEGA的感觉并不一样。

内饰的感觉比看外观还好一些。相对于理想本身来说,我觉得改动已经足够大了。毕竟,理想想做的应该还是新时代的大众,而不是新时代的保时捷。一些功能上我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星环内饰灯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大众ID.Light的功能性。

第三,外观。实车前脸、尾部,比照片更好一些。侧面的话,背溜得很厉害,对风阻有利,这应该是追求极致的一种理念表达,也许在将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不过就目前来说,以我当下的主观审美来看,我觉得少溜一些角度,可能会更好看一些。当然,审美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四,NVH。这一点应该是惊喜。MEGA之所以贵,是因为NVH做到了第一,而在中国的文化与产品偏好中,静就是高端、就是豪华。那MEGA的NVH做到第一,贵有贵的道理,长期使用过程中,用户也会天天觉得虽然贵,但买得值。

MEGA能做到这一点,倒不是说理想的NVH团队就天下第一,我觉得头部车企都不会差太多。更重要的原因是,MEGA这个车就是围绕NVH为核心来设计的,从造型到轮胎到各种设计,都是围绕NVH。如果一个车不是这样设计,最后让NVH团队修修补补,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拿不了第一。

i8的整体NVH不会比MEGA差多少,甚至一些速段还更好。NVH好了,也能支撑一定价格。车系都有设计语言,NVH成了理想纯电的“家族语言”,这也是一种行稳致远的思路。

总体上来说,我认为车企盈利非常重要。生死存亡的时候,理想增程靠冰箱彩电大沙发来出圈,这些产品点甚至不需要试驾,就能感受其魅力。而如今,你看i8的这些优点,NVH、好开(听说)、高速超充站、车短空间大,都太难感知了,这对用户的长期使用比较重要,但在购车决策环节都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直观,也只有稳定盈利后才敢做这种很可能慢热的产品,所以车企盈利比较重要。理想i8

0 阅读:10
郭淮谈汽车

郭淮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