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约4000亿美元的马斯克,再度抛出惊人言论,一针见血:“未来可能我们所有人都

风林事儿说 2025-07-24 15:20:40

身家约4000亿美元的马斯克,再度抛出惊人言论,一针见血:“未来可能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工作,上班会变成一个‘选项’!”大部分专业技术岗位将被AI取代。不出30年,人类将全面拥抱AI,或是被其毁灭!因此,我最大的希望是‘火星’,最大的恐惧是‘人工智能’”。 在与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对话中,马斯克直言未来可能“不需要工作”,只有那些追求“个人满足感”的人才会选择上班。他将AI比作“魔法精灵”,既能实现人类愿望,又暗藏风险。 马斯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旗下的xAI公司在2025年2月推出的Grok-3模型,已经展现出“聪明得吓人”的能力。这个AI在数学、科学和编码测试中击败了谷歌Gemini、OpenAI的GPT-4o等巨头,甚至能独立完成学术研究和数据分析。同时,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美国约7000万工人可能因AI智能体的普及面临职业转型,尤其是金融、医疗等专业技术岗位。 马斯克特别警告类人型机器人的潜在威胁。他强调,这类机器人“可以跟着你到任何地方”,一旦软件更新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他甚至建议为机器人安装物理开关,以防“它们不再友好”。这种担忧与他对AI的整体态度一脉相承:既期待技术突破,又警惕失控风险。 但马斯克的解决方案同样充满争议。他将火星殖民视为“人类文明的保险单”,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数万人送往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地。这种“双轨战略”——一边推动AI发展,一边布局星际移民——引发了公众对资源分配的质疑。 从现实来看,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已初现端倪。中国经济网的分析指出,数据训练式人工智能正挤压中高端岗位,同时催生数据标注、模型优化等新职业。这种“替代与创造并存”的效应,让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复杂。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指出,第三代人工智能需要将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结合,避免陷入“幻觉”缺陷。他认为,AI的发展应更注重安全性和可控性,而非单纯追求技术突破。 可马斯克似乎并不打算放慢脚步,他的xAI公司正在加速迭代Grok模型,并计划开源早期版本以推动技术普及。SpaceX的“星舰”项目虽屡遭挫折,却在2024年3月实现了首次轨道速度测试,离火星登陆又近了一步。 马斯克的预言既是警示,也是机遇。未来30年,人类或许真的会告别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但新的社会形态可能催生更灵活的就业模式。 正如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47%的任务更适合人机协作,而非完全自动化。这意味着,人际交往、战略决策等“人类专属技能”可能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场关于未来的辩论,或许才刚刚开始。

0 阅读:104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