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皮相一个很有意思的采访内容,讲的是“为什么理想同学一定要出手机端?”
理想基座模型负责人和理想同学产品负责人给出的答案——只有做手机和PC 端,才有可能把车载大模型演进为一个通用大模型。
背后的原因是:(1)用户思维,去衡量模型落地过程中怎样面对幻觉问题,什么样的能力和状态是用户能接受的,比如去实现思维链以及它的可读性、理想同学声音的拟人度,这些四节。
(2)挑战模型能力的边界,手机端用户问AI的问题跟车机用户不同,提问非常广泛,要大量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库和提升RAG检索的质量。
看到新皮相一个很有意思的采访内容,讲的是“为什么理想同学一定要出手机端?”
理想基座模型负责人和理想同学产品负责人给出的答案——只有做手机和PC 端,才有可能把车载大模型演进为一个通用大模型。
背后的原因是:(1)用户思维,去衡量模型落地过程中怎样面对幻觉问题,什么样的能力和状态是用户能接受的,比如去实现思维链以及它的可读性、理想同学声音的拟人度,这些四节。
(2)挑战模型能力的边界,手机端用户问AI的问题跟车机用户不同,提问非常广泛,要大量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库和提升RAG检索的质量。
猜你喜欢
【1评论】【2点赞】
【1评论】【1点赞】
【2评论】【2点赞】
【1评论】【1点赞】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汽车TOP
汽车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