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1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敌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脚,装上炮弹,冲着帐篷来了一发!只听“砰”一声,瞬间地动山摇!他顿时目瞪口呆:“动静这么大?” 张典文这个小伙子,出生在湖南临湘一个穷苦村子,1936年那会儿,家里父母早早没了,他从小就得自己讨生活,捡破烂换饭吃。抗日那几年,日军过来把村子祸害得不成样,好多亲戚没了命,他亲眼瞧着房子烧光,乡亲们到处逃窜。那时候他还小,可仇恨就这么种下了根。1950年,朝鲜那边打起来,村里贴出征兵的告示,他一看就激动了,跑去报名点磨了好几天。人家说他年纪太小,才14岁,不行,他就死缠烂打,最后给同意了。入伍后,他先在国内训了几个月,学站姿、跑步、基本操作啥的,成绩还挺拔尖,就给选去朝鲜战场。1951年5月,部队过鸭绿江,他分到47军140师419团1营机炮连的反坦克炮排。那时候他15岁,新兵一个,主要干些杂活,搬炮件、擦装备,还没上过真战场。班长苏清义带他,教他怎么摆炮架、认弹药,他天天跟在后头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总想着有机会得给敌人来点狠的。 战场上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张典文那天早上在擦无后坐力炮,炮管上油污厚厚一层,他用布使劲抹,边抹边抬头瞄对面敌阵。敌军那边阵地挖得深,沙袋堆得高,中间冒出个怪帐篷,形状鼓鼓的,不像住人的,士兵老进进出出。他一看就来气,想到家乡那些事,脚在地上跺了两下,赶紧抓弹药塞炮膛,对准就打了出去。炮弹飞过去,砸在那帐篷上,炸开后动静大得吓人,整个地都晃了,敌阵那边火光冲天,接连爆响,像放炮仗一样。志愿军这边的人全懵了,排长连长赶紧问咋回事儿,本来两边对峙着,没命令不能动,这下阵地位置全露了。张典文站在炮边上,看着烟尘滚滚,嘴巴张着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炮平时打出去没这么大反应,肯定是砸中了啥要紧东西,可违反纪律这事儿大了去了。战友们跑过来,脸上全写着惊诧,有人还赶紧趴下防碎片。 这种意外在战场上不是头一回了,但张典文这下子捅的娄子不小。无后坐力炮的穿甲弹,本来是打坦克装甲的,威力有限,可这次炸得敌阵乱套,说明那帐篷里头藏着弹药库啥的。美军那边士兵四处跑,东西散一地,损失肯定不轻。志愿军阵地这边,指挥员们电话打个不停,查到底谁干的。排长和班长冲过来,脸黑得像锅底,骂他不听令,浪费弹药,还说这下大家伙儿都得跟着遭殃。班长苏清义平时教他多,觉得自己没带好兵,赶紧认错。张典文低着头,脸红透了,手还扶着炮架。连长王进金也来了,气得直摇头,说弹药多金贵,一发就这么没了,还得考虑上法庭啥的。部队里头纪律严,最忌讳自作主张,年纪小不是借口,穿上军装就得担责。 教导员苏福顺过来一看情况,瞅了张典文一眼,就说这小子运气好,一炮砸中美军弹药库,立了大功。大家伙儿听了这话,全愣住了,本来以为要挨罚,结果翻转了。张典文自己也迷糊了,赶紧问班长是不是听岔了。班长点点头,但提醒他,过程不对结果再好也得认错。教导员也说,战场上命令第一,不能乱来,不过还是表扬了他准头不错。这事儿让张典文明白,炮兵岗位虽不冲前线,但作用大着呢。美军那边被炸得头疼,弹药没了,士气低落,志愿军这边倒精神了点儿。可战争靠的不光是运气,严守纪律才能打赢。张典文从这学到教训,以后训练更认真,慢慢成了合格战士。
1951年,朝鲜战场,1新兵正擦大炮,突然瞅见,敌军阵地有顶奇怪的帐篷。他咬牙跺
混沌于浮云
2025-08-14 19:17: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