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架歼-35、200架歼-10CE、24架空警-500,伊朗空军敢不敢接? 伊

康安说历史 2025-08-31 17:21:21

48架歼-35、200架歼-10CE、24架空警-500,伊朗空军敢不敢接? 伊朗空军不是不想买中国战机,而是钱袋子被革命卫队死死攥着。 伊朗空军现在的日子过得有多难,外行人可能想象不到。他们手里的主力战机,还是上世纪 70 年代从美国买的 F-14 “雄猫”,算下来都快半个世纪的老物件了。 这些老飞机别说跟周边国家的 F-35 比,就算跟土耳其的 F-16V 比,性能都差了一大截。而且早就没了零件供应,伊朗军工只能拆东墙补西,现在能正常起飞的 F-14 只剩二十来架。 除了 F-14,还有些米格 - 29 和苏 - 24,都是苏联时期的旧货,雷达、航电早就落后时代,真要是遇上实战,基本上就是空中活靶子。 中国的这几款战机,说句实在的,简直是为伊朗量身定做的。歼 - 10CE 是咱们成熟的外贸机型,巴基斯坦已经列装了不少,实战性能经过了检验。 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 12 个目标,还能挂载 PL-15E 中远程空空导弹,射程比伊朗现在手里的导弹远一倍多,对付周边的三代机完全不吃亏。 歼 - 35 更不用说,作为隐身战机,能直接突破对方的防空体系,要是伊朗能拿到,立马就能成为中东地区少有的拥有隐身战机的国家。 空警 - 500 预警机更关键,伊朗现在连像样的空中预警能力都没有,有了空警 - 500,就能把空中监控范围扩大几百公里,战机的作战效率能提升好几倍。 可问题就出在钱上。这么一整套装备,算下来得多少钱?咱们按外贸价粗略算一笔账,歼 - 10CE 单价大概 4000 万美元,200 架就是 80 亿美元;歼 - 35 作为隐身战机,单价就算按 1 亿美元算,48 架也得 48 亿美元;空警 - 500 的外贸版 KJ-500A,单价差不多 5000 万美元,24 架就是 12 亿美元。 加起来一共 140 亿美元,这还没算后续的弹药、维护和人员培训费用。伊朗去年全年的军费预算才不到 200 亿美元,而且这钱还不是全给空军的。 更关键的是,伊朗的军费分配,说了不算的是空军,而是伊朗革命卫队。革命卫队在伊朗是特殊存在,他们控制着全国约 40% 的国民经济,从石油开采、天然气出口到矿业、制造业,几乎所有赚钱的行业都有他们的影子。 国家财政的核心命脉攥在他们手里,军费蛋糕怎么分,自然也是他们说了算。革命卫队最看重的是导弹部队和地面力量,比如他们的 “流星 - 3” 弹道导弹、“泥石 - 2” 导弹,还有地面的特种部队,这些都是他们用来应对以色列和美国威胁的 “底牌”,所以军费大部分都往这两块砸。 空军在革命卫队眼里,优先级根本排不上号。他们觉得,导弹能直接打到以色列本土,成本还比战机低,性价比更高;地面部队能守住本土,应对可能的登陆作战。而空军呢?买战机要花大价钱,维护起来也费钱,而且真要是跟美国空军对抗,短期内也很难占到便宜。 所以这些年,伊朗空军每次提更新战机的申请,都被革命卫队以 “资金紧张”“优先保障导弹部队” 为由打回来。之前伊朗跟俄罗斯谈过买苏 - 35 战机,最后没成,除了俄罗斯产能问题,更重要的是革命卫队不愿意掏钱。 就拿去年来说,伊朗革命卫队给导弹部队拨了 30 亿美元,用来升级 “霍拉姆沙赫尔” 导弹的射程和精度;给地面部队拨了 25 亿美元,采购新的装甲车和无人机。 而空军呢?全年拿到的采购预算只有不到 15 亿美元,这点钱连买 10 架歼 - 10CE 都不够,更别说买歼 - 35 和空警 - 500 了。 伊朗空军的将领们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抱怨,说 “装备更新滞后已经影响到了国土防空安全”,但抱怨归抱怨,革命卫队不松口,他们也没辙。 所以说,不是伊朗空军不敢接中国的这批战机,是他们真的接不起。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有了歼 - 35、歼 - 10CE 和空警 - 500,伊朗的空中实力能实现质的飞跃,能在中东地区重新掌握空中主动权。 但钱袋子被革命卫队死死攥着,再大的需求也只能是空想。国际关系里,从来都是 “有钱好办事”,而伊朗内部的权力分配和财政结构,正好掐住了空军的脖子。未来要是革命卫队不改变军费分配思路,就算中国愿意卖,伊朗空军也只能看着这批战机流口水。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