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想给丈夫一个惊喜,回到家后,就看到自己床上睡着另外一个女人,没有大吵大闹,只说了一句话:“把被子还给我。” 廖学秋1954年出生在成都,母亲是川剧演员廖静秋,父亲是戏曲导演。她小时候常在剧场后台待着,看母亲上台表演。3岁母亲因病去世,4岁父亲也走了,她和同父异母哥哥成了孤儿。母亲留下一万多元遗产,由保姆每月从剧院领五十元维持兄妹生活。保姆后来卷走剩下来的钱,兄妹俩日子一下子难过起来。哥哥常常分食物给她吃,她也帮着做些家务。 哥哥参军后,廖学秋下乡劳动。她在田里干活,闲时哼唱戏曲。拉手风琴的本事让她调入镇上文工团,她在台上表演,拉动风箱发出声音。团里一名男演员接近她,两人排练时他常递水给她。21岁时她怀孕,两人领证结婚。她在家缝婴儿衣服,儿子出生后她喂奶,丈夫递毛巾给她。 婚后她听到团里传闻丈夫跟其他女子有来往。她捏着儿子换下的布片,继续工作。接到拍戏通知,她把粮票放进抽屉,亲吻儿子脸颊,背行李上火车。 1979年,廖学秋在外地拍戏,饰演潘金莲角色。剧组在西北取景,她每天起床裹外套,翻剧本。六个月过去,拍摄结束,她收拾行李上火车。火车上她靠窗坐,摸包里钱币。到达成都傍晚,她提布包走街道。 推开家门,屋内灯光昏黄。她关上门,走向卧室。脚步停下,床上鸳鸯被鼓起,陌生女子长发肩膀露出来,丈夫衣服散落地上。她手松,包掉地上。女子醒来拉被盖身,丈夫坐起揉眼。她站着,目光扫床单鞋子。弯腰抓被角,拉扯。女子紧握,她加力扯回,说:“把被子还给我。”丈夫开口,她卷被子出门。门外风吹,她抱被子去街道办。 离婚手续办完,廖学秋放弃儿子抚养权。儿子拉她衣服哭,她蹲下抱他一会儿,松手离开。她抱被子回旧居,继续拍戏。1980年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出演《车水马龙》,她在片场调整衣服摆道具。 80年代,她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接角色,常演寡妇。比如《淘金王》里的苦命女,她在镜头前弯腰演动作。拍爆破戏,火星溅上手背烫泡,她握袖子拍完,后台咬毛巾。事业稳下来,她在北京定居,拍电视剧。 儿子上大学后找到她片场,两人站着,她从保温桶盛汤,热气升起。她买公寓,阳台种折耳根,浇水除草。71岁仍接戏,化妆师扑粉,她坐直,眼尾有纹路。拍戏时抄道具弹棉花,敲击声响,年轻工作人员竖拇指。她单身生活,偶尔跟儿子一家聚会。 廖学秋从幼年孤儿到离婚单身,一路靠自己打拼出来。她在文工团起步,经历婚姻失败后专注演戏,演过不少寡妇角色,靠实力站稳脚跟。儿子长大后联系上她,两人关系慢慢修复。她现在70多岁,还在圈里活跃,教年轻演员经验。 早年她拉手风琴入行,结婚生子后遇丈夫出轨,直接离婚拿走被子。这事让她更独立,事业上一步步往上走。从上海厂到峨眉厂,她接戏越来越多,角色多是苦命女人,演得贴近生活。 离婚后她把精力全放工作上,儿子寄养哥哥家。她在北京买房,生活简单。儿子大学毕业找她,两人见面时她递汤给他。现在她偶尔演戏,保持状态好,皮肤紧致。 廖学秋的人生像她演的角色,经历苦难却不倒。她从小没父母,靠邻居帮衬长大。结婚后丈夫不忠,她选择离婚,没要财产只拿被子。这让她更专注事业,演艺路上获奖不少。 她教年轻人演哭戏,用生活经验指导。公寓里种菜,生活接地气。儿子一家偶尔来看她,她做饭招待。单身多年,她习惯一个人,偶尔回忆过去但不纠结。 从文工团到电影厂,廖学秋转型成功。80年代影视圈,她演边缘角色出彩。烫伤手也不停工,咬牙坚持。这股劲头让她成为老戏骨。 现在她71岁,身体硬朗,还接小角色。化妆间里年轻人围她问经验,她指着茶杯讲道理。生活里她种折耳根,浇水时弯腰,保持日常节奏。
孙怡被离婚,真的不冤!我要是董子健,也得“铁了心”离。孙怡这人吧,乍一看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