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荷兰经济事务卡雷曼斯正式宣布 10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表示,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是基于“欧洲利益”的自主决策。 安世半导体总部在荷兰,是一家主要做分立器件和模拟芯片的公司,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可稍微琢磨琢磨就觉得不对劲。什么叫“基于欧洲利益的自主决策”?安世半导体不是荷兰本土企业吗?真要谈“自主”,怎么不先问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不看看市场规律的实际走向?要知道,这家公司在分立器件和模拟芯片领域的实力可不一般,产品早就在全球产业链里扎了根,上到汽车电子,下到消费电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现在荷兰政府突然伸手干预,嘴上喊着“欧洲利益”,倒更像给产业链上其他国家的合作伙伴泼了一盆冷水——谁还敢放心和欧洲的芯片企业深度合作?今天能以“欧洲利益”为由干预安世,明天会不会用同样的理由盯上其他公司?这种不确定性,才是对全球芯片产业最大的冲击。 再往深了想,“欧洲利益”这四个字背后,藏着的恐怕不只是荷兰自己的小算盘。近几年全球芯片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国家都在想办法“卡脖子”,试图通过各种限制来保住自己的技术优势。荷兰作为拥有ASML这样顶尖光刻机企业的国家,在芯片产业链里本就占据着关键位置。这次干预安世半导体,表面上是“自主决策”,实际上更像是在配合某些大国的芯片战略,想要通过控制核心企业来巩固欧洲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可他们忘了,芯片产业从来都是全球化的产物,一颗小小的芯片,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需要十几个国家、上百家企业的协同合作。单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搞“小圈子”,强行切断产业链的联系,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就拿安世半导体来说,它的客户遍布全球,生产基地也不止在荷兰一处。荷兰政府的干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会让全球客户对欧洲芯片企业的信任度下降。原本打算和安世合作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担心政策风险而转向其他地区的供应商;已经合作的客户,也可能会重新评估合作方案,减少对安世产品的依赖。这样一来,受损失的不只是安世半导体一家,还包括荷兰本土的上下游企业,甚至整个欧洲的芯片产业生态。所谓的“欧洲利益”,到头来反而成了损害欧洲产业利益的“绊脚石”。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政府强调这是“自主决策”,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样的“自主”很难摆脱外部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国一直在推动芯片领域的“脱钩断链”,试图将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荷兰政府的这次干预,难免让人怀疑是在迎合这些大国的需求,牺牲企业的利益来换取所谓的“政治正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