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表示,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是基于“欧洲利益”的自主决策。 卡雷曼斯这话说得真漂亮!可欧洲车企的工厂都快停工了,大众汽车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生产线眼看着就要断粮。 其实这事儿从头至尾都是一场闹剧,荷兰政府纯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先说荷兰是怎么干的,他们拿出一部搁了70年的冷战时期法律,叫《商品供应法》,说是安世半导体有“严重管理缺陷”,二话不说就把这家中资控股的公司给接管了。 冻结资产、撤换中国籍CEO,还把99%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连法院都没正经开庭审理就办了这些事。 可你要让他们拿出“管理缺陷”的证据,他们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根本就没有,安世被中国公司收购后,五年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的税,研发投入涨了150%,2024年都做到零负债了,这么好的企业哪儿来的“缺陷”? 背后的猫腻早就藏不住了,法庭文件都给曝光了。 今年6月,荷兰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的人碰过面,美方直接说“中国股东掌舵的CEO有问题”,逼着荷兰换掉他,不然就不给“实体清单”豁免。 这不就是明摆着的美国施压吗?荷兰9月底动手,刚好赶在美国升级对安世母公司的管制之后,哪有什么“自主决策”,分明就是当美国的马前卒。 最可笑的是,荷兰自以为抢了个宝贝,实际上手里攥的就是个空壳子,安世半导体70%的核心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和上海,全球超过90%的产能都在咱们这儿。 他们抢了总部、拿了股权,可没有中国的生产线,那些股权就是一张废纸,这一点荷兰政府怕是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当初动手的时候根本没动脑子。 中方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很快就出了反制措施,直接禁止安世中国基地出口汽车芯片,这一下就掐住了要害,安世给欧洲客户的交货率从95%直接跌到3%,产能利用率也从90%降到不足10%。 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神,因为安世的芯片太关键了,一辆燃油车要用上400颗,电动车得近1000颗,刹车、照明、电源管理这些关键地方都得靠它,而且没有替代的。 现在欧洲车企的日子简直是水深火热,大众狼堡工厂已经停了,每天损失超过1亿欧元,库存芯片就够撑三周,生产线眼看就要彻底断粮。 宝马慕尼黑工厂更惨,高端车交付周期从3个月拖到6个月,客户天天催单却没办法,这才两周时间,欧洲车企产值就蒸发了35亿欧元,1.2万多工人等着临时失业,这就是荷兰口中的“欧洲利益”?把自己人的饭碗砸了,还好意思说为了欧洲? 那些车企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奔驰派团队全球找替代芯片,结果发现根本找不到,就算有技术达标的,建产能至少要等几个月,欧洲汽车业根本等不起。 博世的工程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重新设计零件,连车载娱乐系统都想砍掉,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发紧急声明了,说再解决不了芯片问题,制造业就得遭没法挽回的冲击,这话说得一点不夸张。 荷兰自己也没捞着好,接管的欧洲实体每天要亏230万欧元,因为拿不到中国的芯片,欧洲车企集体施压,甚至放话要反制荷兰的农产品、花卉这些优势产业,荷兰这才慌了神。 卡雷曼斯10月17号就喊着要和中国谈判,现在又说“自主决策”,前后矛盾,脸都不红吗?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安世中国开始恢复供货了,但规矩得按咱们的来,欧洲客户必须重新签协议,而且得用人民币结算,还得优先保障中国市场的需求,给欧洲的货量和时间都得看情况定。 宝马已经乖乖签了,大众还在那儿紧急协调,这可不是咱们故意刁难,实在是安世母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用美元结算随时可能被卡脖子,换成人民币才踏实。 说白了,荷兰就是被美国绑上了战车,以为能靠政治手段抢企业,结果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一塌糊涂。 他们嘴里的“欧洲利益”,不过是给美国当马前卒的借口,最后买单的却是欧洲车企和普通工人。 现在好了,芯片在咱们这儿,产能在咱们这儿,荷兰想谈判就得先纠正错误,不然欧洲车企的生产线只能一直停下去。 这事儿也让大家看明白了,所谓的“技术安全”“自主决策”全是幌子,跟着别人搞地缘政治,最后坑的还是自己人。 欧洲车企要是真停产了,荷兰的花卉、农产品也别想好过,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怨不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