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近一半的美国进口商品现在都被征收高额关税】(纽约时报)根据《纽约时报》对美国人

【近一半的美国进口商品现在都被征收高额关税】

(纽约时报)根据《纽约时报》对美国人口普查局贸易数据的分析,如今进入美国的近一半商品都需缴纳关税,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特朗普总统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对美国贸易格局的重塑。

在过去的一年里,特朗普总统一轮又一轮地加征新关税,几乎针对全球所有国家,其关税规模之大,近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如今,随着最高法院于周三开始审理一项挑战特朗普依据紧急权力法加征关税的案件,这些新关税的合法性正面临巨大危机。

如果最高法院作出不利于总统的裁决,特朗普贸易议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将被废除。《纽约时报》的分析发现,特朗普依据受到质疑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约29%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今年截至目前,这些紧急关税已涉及超过3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

这既表明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转向保护主义关税,也反映出这场正在进行的法律斗争对他而言有多重要。

《纽约时报》的分析基于多年的产品级进口数据,为人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视角之一,以观察白宫试图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的尝试。

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开始之前,几乎所有进口商品都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内部达成的长期贸易规则进入美国的。然而,分析显示,到今年7月特朗普的许多关税开始生效时,这一趋势已被彻底逆转。

如今,超过90%的进口商品受到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某种影响——无论是他今年或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宣布的关税,还是至少暂时授予某些产品的广泛豁免。

今年,特朗普总统利用广泛的总统权力发布了关税。他依据一项名为“232条款”的国家安全条款,对钢铁、汽车、木材等特定行业产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以及根据其他法律权力发布的关税(其中一些来自他的第一个任期)并未受到最高法院的挑战。

这意味着无论大法官们如何裁决,近16%的美国进口商品仍将面临高额关税。

——不同的后果

每个国家都受到这些新贸易规则的不同组合影响,这意味着如果最高法院推翻紧急权力法,一些国家可能会受到比其他国家更严重的影响。

以中国和欧盟国家为例。

中国在特朗普总统第一个任期内就已经受到保护主义关税的影响,这些关税后来在拜登政府时期进一步扩大。这些关税涉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无论最高法院的裁决如何,这些关税都将保持有效。

紧急权力关税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了更高的税率,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关税是加在现有关税之上的。这意味着中国加权平均关税率——超过40%——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另一方面,欧盟国家的商品在特朗普总统第二个任期之前大多可以免关税进入美国。当时,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欧盟对美出口商品需要缴纳关税;如今,大约60%的欧盟对美出口商品需要缴纳关税。其中大部分关税正在接受最高法院的审查。

——广泛的豁免

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紧急权力关税几乎毫无效力。

特朗普在其任期的头几个月依据紧急权力法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声称这些国家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阻止芬太尼和移民流入美国——他认为这是国家紧急状态。后来,芬太尼关税被修订为仅适用于不通过美墨加协定(USMCA)进入美国的商品。美墨加协定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签署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

然而,美国的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部分进口商品都符合美墨加协定的贸易条款。这些商品目前可以免关税进入美国,从而绕开了特朗普实施的严苛新条款。

事实上,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从加拿大免关税进入美国的商品比例有所增加,尽管两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贸易冲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从加拿大的进口量下降了,而进入美国的商品更有可能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关税豁免条款。

不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些进口商品仍然受到特朗普对汽车、木材和钢铁等行业的关税影响,即使法院推翻特朗普的紧急关税,这些关税仍将保持不变。

——战略豁免

政府还对其关税进行了广泛的豁免,通常是为了确保某些国家的关键产品能够继续供应给消费者。爱尔兰是美国知名品牌药品的主要出口国,许多来自爱尔兰的药品都获得了豁免。此外,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协定将药品的关税上限设定为15%,从而使其免受高达100%的关税。

许多来自台湾地区的进口商品同样因一项豁免而免于关税,该豁免涵盖了智能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于特朗普总统的许多紧急关税生效后不久的4月设立。尽管政府表示这些电子产品未来将受到新的关税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关税会有多高。

——针对关键行业

一些国家已经受到行业特定关税的严重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可能是向美国出口汽车的经济体。

日本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近三分之一受到汽车关税的影响,这些关税最初设定为25%,后来通过贸易协定降低到了15%。韩国也受到汽车关税的严重影响,并且似乎即将达成类似的协议。

如果总统征收关税的权力受到最高法院的限制,白宫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更广泛地使用这类行业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