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

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全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更过分的是,这次调查还新增了对中国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审查,明摆着是借题发挥扩大制裁范围,10月底的时候,中美刚在韩国釜山的经贸论坛上握过手,美方代表拍着胸脯说要"重启农产品合作通道",转头就把承诺揉成废纸扔进了垃圾桶。   美国商会负责亚洲事务的副会长私下里抱怨,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让美国企业根本没法制定长期规划,不少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产品出口商已经开始紧急调整业务布局。   要知道那时候美国豆农都快扛不住了,2025年9月的海关数据像记重锤,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罕见归零,这是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头一遭,明尼苏达州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更触目惊心,该州大豆库存同比激增47%,仓储成本上涨导致每蒲式耳大豆的利润压缩至1.2美元,仅为三年前的三分之一。   中国这1200万吨订单落地时,伊利诺伊州的大豆协会连夜发声明说"看到了希望",会长汤姆在采访中激动得声音发颤,谁能想到这希望比流星还短暂,订单带来的期货涨幅在格里尔宣布调查后不到两小时就蒸发殆尽。   订单敲定还没48小时,格里尔就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摆起了强硬姿态,身后的美国国旗格外鲜艳,他嘴里念叨着"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壁垒",仿佛忘了上个月还在求着中方多买一点农产品。   这种"边谈边捅刀子"的把戏美国玩得愈发熟练,去年底刚签完液化天然气采购协议,转脸就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加征关税,导致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进口成本增加12%;今年初承诺放松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把三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现在连救命的大豆订单都成了他们翻脸的垫脚石,不少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华尔街日报》撰文批评这种"短视的贸易政策",认为只会让美国在全球市场失去信誉。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为啥明知美国可能翻脸还买大豆?其实咱们心里门儿清,这根本不是依赖美国,就是个短期的市场选择。   南美产区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巴西大豆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减产幅度达18%,导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飙升至每蒲式耳17美元,创五年新高;阿根廷的出口物流又卡在港口罢工,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集装箱堆积如山,罢工工人举着"提高薪资"的标语堵住码头入口,不少货轮在锚地等待超过两周。   中国采购美国大豆不过是供应链多元化的一步棋,2024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其总量一半以上,可现在巴西对华出口占比已经冲到85.2%,阿根廷也涨了91.5%,少了美国货源咱们照样有得选,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农村部正在推进"大豆自给率提升计划",2025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500万亩,东北产区的高蛋白大豆品种推广率已达70%,长期来看对外依存度将持续下降。   再说了,咱们早早就找好了后路,美国企业忙着庆祝订单时,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刚发布了新的出口配额,钕、钕铁硼等关键稀土元素的出口量直接缩减30%,这对美国军工企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生产需要大量稀土材料,该公司高管在内部会议上承认"库存只能维持4个月";特斯拉的电池工厂也面临同样困境,Model 3的永磁电机生产已经出现原料紧张,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报告显示,本土稀土加工产能不足需求的15%,短期内想找替代门都没有,澳大利亚的稀土矿虽然在开采,但加工技术落后,要形成产能至少需要3年。   除了稀土,中国商务部还启动了对美玉米、棉花的反倾销调查,山东港口的大豆储备库扩建工程也在加紧推进,目前储备量已能满足国内3个月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是应对美方翻脸的后手。   最可怜的还是美国那些豆农,订单消息传来时,堪萨斯州的农场主们还在筹备丰收派对,有人甚至提前订了庆祝用的啤酒和烤肉,现在却要面对期货价格暴跌和库存积压的双重打击,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合作社数据显示,已有12%的豆农考虑放弃种植,转而改种玉米,密苏里州的农场主戴维算了一笔账:种大豆每亩亏损23美元,改种玉米虽然利润不高但至少不会亏本。   他们成了政客博弈的牺牲品,格里尔在电视上喊着"保护美国利益",却没提怎么帮这些濒临破产的农场主度过寒冬,美国农业部虽然推出了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但分摊到每个农场主头上不过几千美元,根本难解燃眉之急。爱荷华州的大豆种植户协会已经向白宫递交请愿书,要求政府"停止拿农民利益当筹码",可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美国总以为手里握着贸易筹码就能为所欲为,却忘了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从大豆到稀土,从经贸谈判到规则制定,中国的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这次1200万吨订单既是市场选择,也是对美方诚意的测试,可惜美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