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全球已经有10个国家消失了,其中包括中国的3个邻国。
一、阿拉伯合众国
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屡遭以色列轰炸,这让部分国人恨铁不成钢,觉得全球22个阿拉伯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对抗以色列,乱拳打死老师傅,让以色列再不敢欺凌他们。

这个问题,阿拉伯内部也有人想过。
埃及总统纳赛尔,为了让阿拉伯国家摆脱奥斯曼帝国、英国等外族的统治和殖民压迫,提出了“泛阿拉伯主义”。纳赛尔提议,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组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或联邦。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铁。一个阿拉伯国家是弱小的,多个或22个阿拉伯联合起来,就是一个强大的集团。1958年,纳赛尔打算由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组建一个泛阿拉伯国家。当时伊拉克国内局势不稳,没有加入,埃及和叙利亚联合组建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59年,也门加入了阿拉伯合众国。不过,3国之间因为争权夺利,很快爆发了矛盾。1962年,叙利亚和也门选择退出阿拉伯合众国。阿拉伯合众国只存在了3年时间,就告别了历史舞台。
二、锡金王国
找一个强国依附,这是很多小国的生存之道。不过,遇到印度这样的无耻之国,小国就悲剧了。
锡金王国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小国。7~9世纪,锡金是吐蕃王朝的的领地。吐蕃王朝灭亡后,锡金就成了中原王朝的附属国。清王朝衰落后,锡金王国被迫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保护国”。
二战结束后,英国逐渐放弃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1947年,印度独立。
印度野心勃勃,想要获得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所有遗产,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1947年,印度逼迫锡金签署《维持现状协定》,继续派遣专员进驻锡金。1950年,印度逼迫锡金签署《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让锡金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1975年,印度正式武力吞并锡金。
三、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

二战爆发后,德国利用坦克战和闪电战,快速击败了波兰、法国、南斯拉夫、丹麦等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不过,德国也很快遭到了反噬,因为入侵了几十个国家,导致他同时要和几十个国家作战,四线作战,最终国力不济,输给了盟军。德国本土被美、苏、英、法四国占领。
二战结束后,美苏因为利益分歧和意识形态对立,很快反目,成为了争霸对手。美苏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别在自己占领的德国地区建立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美国和苏联还分别建立了北约和华约组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作为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对抗的桥头堡,长期剑拔弩张。
联邦德国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很快成为了全球第3大经济体,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民主德国在苏联的援助下,是社会主义阵营最富裕的一个国家。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衰落后,被迫减少了对外援助。没有了苏联的援助,民主德国的经济很快陷入困境,出现了物资短缺情况。百姓在商店买不到自己想要的面包、电视等商品后,对民主德国的不满日益加剧。
联邦德国抓住机会,通过官方和民间的各种途径,给民主德国援助了大量物资,这让民主德国百姓对联邦德国的好感倍增。两德统一逐渐成为了百姓的心声。1989年,德国人民推翻了阻碍2德统一的柏林墙。1990年,内忧外困、无力继续和北约对抗的苏联,为了缓和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获得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同意了让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
1990年,两德合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四、北越和南越
1945年,越南人民击败日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政权)。
法国为了能继续殖民越南,在越南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越南国”。北越人民不愿继续被法国殖民,和法国爆发了战争。1954年,北越军队在奠边府战役中击败了法国,这让法国最终认清现实,和北越议和后,撤出了越南。法军离开后,南越政权不得人心,有被人民推翻之势。
美国担心南越被北越所灭,让越南彻底倒向苏联,不利于自己全球争霸,出兵介入了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持续了20年时间,美国耗费2000多亿美元,投入了50多万兵力,始终无法消灭掉北越,反而因为伤亡超过30万人,引发了国内百姓的强烈不满,反战情绪蔓延。美国政府迫于国内民众的压力,只能从越南撤军,结束越南战争。美军离开后,北越很快灭掉了南越。
1976年,越南完成统一,北越和南越政权同一时间告别历史舞台。
五、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西北部与亚得里亚海接壤,西南部与爱奥尼亚海接壤,南部与爱琴海接壤,东部与土耳其海峡接壤,东北与黑海接壤,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巴尔干半岛上的10几个国家,都是小国、弱国,缺乏自保能力,屡遭周边强国入侵,是欧洲著名的“火药桶”。

1918年,奥匈帝国输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英、法等协约国肢解,分裂为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巴尔干半岛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为了自保,和塞尔维亚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1939年,二战爆发后,德国占领和消灭了南斯拉夫。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强人铁托的号召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黑6国又组建了新的南斯拉夫。

铁托时期,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不错。铁托还实行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这掩盖了国内的种种矛盾。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加盟国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地区发展差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相继暴露了出来。1992年,受苏联解体的冲击,南斯拉夫也走向了解体,分裂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黑6个国家。
六、南联盟
南斯拉夫的6个加盟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4国想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不想独立。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又组建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

南联盟组建后,因为延续了南斯拉夫时期亲俄的外交路线,导致他遭受了美国的敌视。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塞尔维亚科索沃地区独立武装,想再次分裂塞尔维亚。1996年,科索沃局势升级后,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派军队和警察部队进入科索沃地区,想用武力消灭独立武装。
1999年,北约为了帮助科索沃独立武装,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轰炸。南联盟遭受重创后,只能被迫接受北约的条件,从科索沃撤军,北约结束轰炸。
南联盟组建后,战争不断,经济糟糕,过得一塌糊涂。2006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就和平分手了。

七、苏联
沙俄是个侵略成性的国家,通过数百年的侵略扩张,占领了欧洲、亚洲、中亚等地区的大片土地。
1914-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维持战争的巨大开销,横征暴敛,收刮民财,让百姓苦不堪言。沙俄军队在前线也是死伤惨重,这最终激起了俄国百姓的不满。1917年,沙俄国内爆发二月革命,俄国人民推翻了尼古拉二世统治,建立了一个苏维埃政权。

新政权为了获得沙俄各地区的支持,允许他们民族自决。波罗的海三国、芬兰趁机脱离沙俄而独立。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南高加索联邦组建了苏联。1939年,二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将二月革命后脱离沙俄的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出兵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1940年又发动苏芬战争。在芬兰人民的顽强抵抗下,苏联付出37万伤亡的惨重代价,才艰难战胜芬兰。芬兰战败后,被迫割让卡累利阿、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等领土给了苏联。苏联想完全吞并芬兰的企图没有得逞。
二战之后,苏联成为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2国为了争霸,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苏联和美国的竞争,遍布全球各个地方,各个领域。苏联的经济不如美国。为了和美国抗衡,苏联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了重工业领域,让苏联有了让欧洲国家胆寒的钢铁洪流,但苏联的轻工业很弱,食品、成衣、肥皂、棉线、家电等产品物资长期匮乏,而且质量很差,百姓生活艰难。
经济的跛脚,以及内部的腐败、体制僵化等原因,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苏联轰然解体。
八、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组建而成的一个国家。
1992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捷克和斯洛伐克选择和平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