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学研视点】“深化产教融合 决胜出海征程”2025 企业全球化发展高峰对话举办


在全球化浪潮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汇之际,企业 “出海” 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为精准把握时代机遇、应对国际市场挑战,亟需政产学研多方携手,探索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出海的新模式、新路径。2025 年 11 月 5 日,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数之术(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 “深化产教融合 决胜出海征程” 暨 2025 企业全球化发展高峰对话,在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顺利举办,产学研各界 60 余位领导出席活动。

一、开幕式:拉开活动序幕,凝聚多方共识


活动开幕式由王建省教授主持,多位嘉宾发表致辞,为活动奠定基础,凝聚起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企业出海的共识。

(一)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袁凤识致辞

袁凤识书记从高校视角出发,阐述了文法学院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应主动对接企业出海需求,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输送具备国际视野、专业能力的优质人才,助力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樊樾致辞

樊樾主任结合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企业出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产教融合是破解企业出海人才短缺、技术瓶颈的关键举措,专委会将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全球化发展。

(三)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孙阳致辞

孙阳秘书长分析了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趋势与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联。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优质企业和高校资源,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引导企业抱团出海,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 “北京经验”。

(四)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书记王大俊致辞

王大俊书记聚焦女企业家群体在企业出海中的作用。她表示,女企业家凭借细腻、坚韧的特质,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协会将联合各方力量,通过产教融合为女企业家赋能,帮助其提升国际运营能力,在全球化征程中实现更大突破。

(五)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碳中和委员会秘书长姚建勋致辞

姚建勋秘书长围绕数字经济与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出海展开论述。他指出,数字技术和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企业出海需紧跟潮流,产教融合能为企业提供数字技术、绿色低碳领域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发展。

(六)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节能研究院院长、教授崔俊奎致辞

崔俊奎教授从节能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出海的重要性。他认为,高校科研团队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将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以技术优势赢得竞争,同时推动全球绿色节能事业发展。

二、聘任仪式:强化人才支撑,夯实合作基础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高校与行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活动现场举行了聘任仪式。王建省教授、杨雨桐常务副秘书长、杨玉荣秘书长等行业专家、学者,被正式聘任为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产教融合特聘专家。

此次聘任是高校与行业深度对接的重要举措。特聘专家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行业实践、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合作等工作,为学院输送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助力培养更符合企业出海需求的专业人才;将搭建起高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为企业出海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三、主题报告:分享前沿观点,探索发展路径


主题报告环节由常务副秘书长杨雨桐主持,6 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出海这一核心,分享前沿观点、实践经验,为探索企业全球化发展路径提供思路。

(一)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王建省作报告
王建省教授从产教融合政策背景与实践案例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助力企业出海的现状与问题。他提出,要构建 “高校 - 企业 - 政府” 三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整合资源,针对企业出海过程中的人才需求、技术难题,制定个性化的合作方案,推动产教融合从 “形式合作” 向 “实质融合” 转变。他特别介绍了《电影与科艺大讲堂》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激发更多的产教融合创新思路。

(二)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吴莉婧作报告
吴莉婧副教授聚焦企业出海法律风险防控。她结合国际市场法律环境的复杂性,详细解读了企业在海外投资、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出高校应加强国际商法、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保障海外业务顺利开展。

(三)数之术(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荷比卢商会会长石晶作报告
石晶会长结合自身在荷比卢地区的商业经验,分享了欧洲市场的特点与企业出海欧洲的策略。她表示,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需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产教融合可帮助企业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欧洲市场的人才,高校可通过与欧洲院校合作,为企业搭建海外交流平台,助力企业快速融入当地市场。

(四)玲珑格致 CEO、危机公关专家、欧盟商会市场营销委员会副主席乌兰图雅作报告
乌兰图雅女士从企业出海品牌建设与危机公关角度展开论述。她指出,在全球化竞争中,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危机公关则关系到企业的海外形象。高校应加强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培养品牌策划、危机应对人才;企业与高校可合作开展品牌研究项目,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制定品牌推广策略,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北京星辰智元创始人、北京曜擎智能联合创始人李森文作报告
李森文创始人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出海中的应用。他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企业出海需借助 AI 技术优化生产、运营、营销等环节。产教融合可推动高校 AI 领域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培养 AI 技术应用人才,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在国际市场中抢占先机。

(六)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陈兰兰作报告
陈兰兰副教授围绕企业出海知识产权保护展开分享。她强调,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在海外市场面临侵权风险较高。高校应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知识产权研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布局、维权等服务;企业与高校可共建知识产权创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四、圆桌论坛:汇聚多方智慧,共商发展大计

圆桌论坛由王建省教授主持,两场论坛分别聚焦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的出海需求,邀请 十余位位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科研机构专家,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精准对接企业出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一)第一场圆桌论坛:聚焦区域产业协同与企业出海


第一场圆桌论坛参与者包括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创新促进中心理事长杜晓宇、北京攀天红文创科技园董事长陈聪海、汇欣苑科技孵化器董事长王悦、亚泰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副会长、汇科伯图总经理王少燕、赢之营(北京)创新科技技术研究院常务院长张建民、北京温度啦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长生等。

论坛中,杜晓宇理事长介绍了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在推动企业出海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经验,提出要以园区为载体,整合高校资源,为园内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教融合服务;陈聪海董事长结合文创企业出海实践,指出文创企业需注重文化输出与本土化结合,希望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的文创人才;王悦董事长从孵化器角度出发,建议搭建 “孵化器 - 高校 - 海外资源” 合作网络,帮助初创企业借助高校技术和海外渠道实现快速出海;王少燕副院长、张建民常务院长、闫长生董事长分别结合自身领域,就绿色低碳产业、科技创新企业出海与产教融合的结合点提出建议。

(二)第二场圆桌论坛:聚焦多领域企业出海实践与合作


第二场圆桌论坛参与者包括北京慧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梁莉、威海大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明、合肥纳氢新能源创始人、CEO 尚磊、国家工业互联网基地、北京智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监王宪会、经济日报出版社主任王秀文、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副秘书长陆勇、中国建设科技集团 -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咨询师李春梅。


梁莉经理分享了文化传播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挑战,提出需与高校合作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培养文化传播人才;张彦明总经理结合智控科技企业出海经验,强调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产教融合解决企业核心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尚磊 CEO 聚焦新能源企业出海,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国际标准对接,高校可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方面提供支持;王宪会总监、王秀文主任、陆勇副秘书长、李春梅副总分别从工业互联网、出版行业、毕业生就业、城市规划咨询等领域,探讨了产教融合助力企业出海的具体路径与合作模式。

五、合影与自由交流:延续合作氛围,拓展合作空间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合影留念,定格此次高峰对话的重要时刻。随后,参会嘉宾围绕活动主题展开自由交流,企业代表与高校学者深入对接需求,探讨具体合作方向,部分企业与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初步达成了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的意向。

袁凤识书记发表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活动在搭建沟通桥梁、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随后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学校学院在专业师资、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并明确表示,学校学院愿意与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开展深度融合与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自由交流环节进一步延续了活动的合作氛围,为后续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参会嘉宾表示,此次高峰对话为各方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明确了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出海的方向与路径,未来将继续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各项合作落地见效,共同助力企业在全球化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出席活动的单位主要有: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原中关村环都绿色产业联盟,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玲珑格致 CEO 危机公关专家、欧盟商会市场营销委员会,北京星辰智元、北京曜擎智能联合创始人,国内最大AI社群北京区负责人,苏州市人大课题组专家企业AI战略顾问,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攀天红文创科技园,汇欣苑科技孵化器,亚泰经济规划研究院,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汇科伯图科技公司,AI+教育,花乡集团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赢之营(北京)创新科技技术研究院,北京温度啦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慧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项目组,数之术(北京)咨询公司,荷比卢商会,威海大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纳氢新能源,国家工业互联网基地北京智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天外天建设防水窗体育设施,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创新促进中心,中海地产金安中海财富中心,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筑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竹苗科技有限公司,中境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法律系的领导和博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