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男性在降压路上走得艰难,血压是压下去了,可身体的“动力”却像被按了暂停键。医生门诊里常遇到这种尴尬:病人血压稳定,精神不错,就是开口抱怨“劲儿没了”。
面对这种问题,很多人不好意思问出口,其实这是降压药的一个常见副作用。一些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会影响男性激素、神经传导或血流反应,长期使用确实可能导致功能下降。医学上讲,这并不稀奇,只是大多数人没意识到问题出在哪。

高血压是慢病,需要长期控制。医生开出的降压药种类多,每种作用机制不同。有的调节血管紧张度,有的减少水钠潴留,还有的影响心脏节律。
问题在于,人体是个复杂的系统,药物一旦干预,不可能只改变一个指标。血压降了,其他生理系统也可能被连带影响。
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些人服药后体力变差、性欲下降,甚至勃起功能受限。很多研究早就指出,某些类型的降压药对男性功能确实存在潜在影响,其中以螺内酯、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最为典型。
在笔者看来,螺内酯算是最容易让人“误会”的一种药。它属于保钾利尿剂,本来用于排除体内多余水分、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衰。

听起来是个好药,可它有个特殊的作用——抗雄激素。螺内酯能阻断雄激素受体,减少睾酮与其结合的机会。换句话说,男人体内的雄激素虽然还在,但效果打了折扣。
长时间服用后,性欲可能降低,勃起功能减退,有的甚至乳房变大。这种情况被称为“药源性男性激素抑制综合征”,在一些国外研究中出现率超过10%。
医生的解释很明确:螺内酯抑制雄激素合成、促进雌激素相对上升,这在治疗某些病时是有益的,比如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放在男性身上就成了负担。
有研究发现,连续服用螺内酯三个月的男性,血清睾酮水平平均下降约15%,自由睾酮下降近20%。这意味着身体对性刺激的反应力明显减弱。

如果合并肝功能或肾功能问题,这种激素波动会更明显。医生一般会在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比如依普利酮,副作用较轻。
氢氯噻嗪也是个老药,属于噻嗪类利尿剂,用得非常普遍。它通过促进钠和水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但问题是,它排出的不只是钠,还会带走钾和锌。
低钾会导致肌肉乏力、反应迟钝,而缺锌则直接影响男性的性激素合成。锌是睾酮合成的关键元素,缺乏时雄激素分泌会下降。长期使用氢氯噻嗪,部分男性出现勃起困难或性欲降低,这就是机制之一。

在笔者看来,氢氯噻嗪带来的问题往往被忽视。很多人把疲劳、力气不足归咎于年纪,却没意识到电解质紊乱在作怪。
研究表明,服用该药超过半年的人群中,大约有8%出现轻度低钾血症,3%出现明显低锌。更麻烦的是,低钾还会影响心肌的电活动,让人容易心慌、胸闷。
这种不适让身体始终处于“低能量”状态,间接削弱了性功能表现。医生在处方中一般会监测血钾,必要时搭配保钾药物,但长期服用仍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在血压控制中,美托洛尔也很常见。它属于β受体阻滞剂,作用是让心跳变慢、血管放松、降低心脏负荷。听起来稳妥可靠,可它对男性功能的影响最为隐蔽。

人体的性反应离不开神经递质传递和血管舒张,美托洛尔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让心率下降的同时,也让血管反应变钝。
换句话说,本来该兴奋的时候,身体反应变慢。长期服用后,有些人会出现性欲减退、反应迟缓甚至功能障碍。
医学统计显示,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男性中,约有10%报告功能减退,尤其在高剂量时更明显。部分药物还会穿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抑制性激素释放。

医生指出,这并非所有β阻滞剂都有这种问题。新型的药物,如比索洛尔、奈必洛尔,对性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后者甚至在部分研究中显示出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但对于美托洛尔这类老药,剂量控制和个体耐受性就很关键。
在笔者看来,药物影响性功能并不代表药本身不好。降压药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心脑血管。心脏和大脑一旦出问题,性功能也无从谈起。
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很多人不好意思提这种副作用,结果越憋越郁闷。实际上,只要告诉医生,有很多替代药或组合方案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比如换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对男性功能影响就很小。

药物导致的性功能下降,多数是可逆的。停药或换药后,激素水平和血管反应会逐步恢复。也有医生建议搭配生活干预: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饮酒,这些都能改善体内激素平衡。
研究发现,适度有氧运动每周三次以上的男性,睾酮水平平均提高12%,而且勃起功能得分显著上升。可见身体状态与血管弹性密切相关。药物只是一个因素,生活方式才是根基。
在笔者看来,血压管理是一场长期拉锯战,既要稳定血压,又要维护生活质量。医生常提醒,中年以后体内代谢变慢,任何药物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性功能下降不是单一问题,如果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再加上精神压力大,这些因素叠加,就算不吃药,也会影响功能。药物只是放大了问题。

研究还发现,男性在服用降压药期间若焦虑或自我暗示“药会影响功能”,心理因素也能加剧生理问题。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这在性功能障碍中非常常见。
医生建议保持沟通、正确认知,不要擅自停药。很多人怕影响“表现”私自停药,结果血压反弹更严重,甚至诱发中风或心梗,这种得不偿失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笔者看来,真正聪明的做法是与医生共同管理用药。有问题要说,不能躲。医疗上有很多选择,哪怕是传统的药,也能通过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来平衡副作用。
科学用药、规律生活、健康心态,这三件事是维持男性活力的根本。药能影响身体,但生活能决定恢复。

降压药本身不该背锅。它救了心,却暂时拖了“腿”。医生明白这一点,也在不断寻找更平衡的方案。患者若能配合监测,注意饮食锻炼,性功能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药物的副作用不是命中注定,而是一个可以调节的信号,提醒人去关注身体的整体健康。
参考文献:[1]β受体阻滞剂对男性性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4,30(6):511-516.[2]利尿剂类降压药与电解质代谢关系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5,33(2):128-134.[3]螺内酯对雄激素水平及男性乳腺发育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40(7):612-618.[4]美托洛尔对血管内皮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5):441-448.[5]降压药物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5,48(3):257-263.[6]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诱发机制与干预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5,31(1):35-4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