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还在冲刺“双一流”的中北大学,何以成为兵工院校的实力担当?

风景秀丽的二龙山,西临汾河,地势险要,坐落着一所低调却实力不俗的院校——中北大学。在国内众多理工强校面前,中北大学的综合

风景秀丽的二龙山,西临汾河,地势险要,坐落着一所低调却实力不俗的院校——中北大学。

在国内众多理工强校面前,中北大学的综合实力确实不算强劲,但作为大名鼎鼎的“兵工七子”之一,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在仪器、机械、计算机、兵工等相关学科领域实力不俗。

八十多年来,无数中北大学的师生发愤图强,致知于行,既见证了中国兵工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为国防科工的发展培养了诸多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人民的敬重。

中北大学

成“人民兵工第一校”之美名

上个世纪40年代初,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势不可挡。1941年,为支援革命之需,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窑洞里,创建了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八路军太行工业。

此后,师生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强不息,以山洞、破旧土房为教学楼,搭建了简易实验室,用木炭灰配制火药,用土法炼钢制造手榴弹,硬生生用手“搓”出了各种兵器。这种英雄不问出处、把课堂建在战场的光荣传统,让这所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也注定了它日后以国防、兵工相关学科为主线的办学方向。

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就已经迁入现址。七十多年沧桑变化,却初心不改。在金融中北大学校内,“人民兵工第一校”的石刻巍然矗立,仿佛依然在诉说着那段久远的故事。

“人民兵工第一校”石刻

后来,又相继并入了原北京工学院的4个常规兵器专业(火炮、自动武器、弹药、引信),以及沈阳工业学院两个常规兵器专业。随着这些院校的教师、学生、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的迁入,实力大增。

学校从1962年开始研究生招生,是新中国最早获批研究生招生资格的35所工科院校之一,在当时的实力可见一斑。

学校历经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等时期,直到2004年才更名为中北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委、兵器工业部等部门,曾作为兵器工业部直属院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并称为“兵工七子”。

原华北工学院

由于学校特殊的办学性质,中北大学的校园在上世纪曾作为禁区,禁止游客进入,连卫星云图也对校园进行屏蔽。校园内曾有一条军用铁路线,并设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这也使得中北大学成为全国唯一有火车站的大学。

虽然现如今中北大学已经面向游客开放,但依然作为国家二级保密单位,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不管隶属关系怎样,也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中北大学坚守兵工学科,建设国防、科技报国的内核从来都没有改变。

中北大学门口的火车站

“兵工七子”的实力与担当

经过改制之后,今天的中北大学,已经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高校,以省管理为主,是一所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中北大学地处山西太原,远离经济繁华地区,却有一份独特的静谧。要论综合实力,学校不是“985大学”,也非“211大学”,甚至还在“双一流”的征程上冲刺,实力难以与北理工、南理工这样的理工强校相提并论。

然而,披着“兵工七子”的光环,中北大学自有天然的傲骨和难以撼动的地位,多年来在国防、兵工等领域所积淀的强大实力不容小觑。

从整体上看,中北大学以国防优势特色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在仪器、兵器、机械、材料、化工、信息等学科领域形成显著优势。由此,学校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等专业表现出色,人才辈出。

中北大学有全日制在校生4.27万人,这个办学规模,放在全国范围之内都不算小。迄今为止,学校累计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工程精英和时代栋梁,涌现出“炮弹大王”甄荣典、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魁武和黄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刘安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军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魁武

在科研上,中北大学云集了多位国内学术领军人物,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两院外籍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20余人。精密测量仪器专家刘俊、材料成型与控制专家张治民、火炸药技术专家肖忠良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更有朵英贤院士、王泽山院士、张锡祥院士等多位双聘院士为学校出谋划策;

学校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创建了多个重大科研攻关平台,仅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就有65个,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镁合金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都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成为进军科技前沿的神兵利器;

数十年来,中北大学有多项原创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项目工程,电子存储器、数据记录器、地面测试台等在航天领域大显身手,水声传感器、水下无人潜航器、船用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在海洋领域大放异彩,空间载荷技术助力空天领域重大工程……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成果服务国家建设,这就是中北大学作为“兵工七子”成员的实力与担当。

中北大学精神符号

兵工类学科见长的理工强校

作为一所以国防相关学科为特色与优势的理工类院校,中北大学处处彰显“低调务实”的作风,那句“致知于行”的校训,绝不是浮于表面的空谈,而是深深刻在每一位中北人骨子里的行为准则。

八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北大学的师生前仆后继,活跃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在仪器、材料、化工、信息技术、兵器等学科领域沉淀了显著的优势。

从整体上看,中北大学有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是兵器科学与工程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也是中北大学的最强学科之一;

学校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9个,其中有7个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均为工学类学科。

这些学科,都是中北大学实力较为强劲的学科,其中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ESI排名已经跻身全球前1%。

中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成绩

具体而言,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中北大学在全国学科评估中等级最高的学科,在第四轮评估中获评B+。据称,该学科在第五轮评估中更是再次突破,获评A-,跻身国内一流。首席学科带头人刘俊为国家杰青,设置了智测慧控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智能测控工程等相关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首席学科带头人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韩焱教授,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校是首批35所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首席学科带头人张治民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精确控制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学科下面设置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

网传中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

化学工程与技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首席学科带头人刘有智是原中北大学校长,学科下面设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兵器科学与技术在学科评估中评分不高,但其二级学科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名列国内第4,实力雄厚,学科带头人肖忠良是国内知名的火炸药专家,师从王泽山院士。

这些学科都是中北大学的优势学科,承担着学校冲刺“双一流”的重任。

中北大学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中的排名

下一站:“双一流”?

没错,中北大学在本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向“双一流”发起冲刺,争取在下一轮“双一流”评审中成功入选。

众所周知,山西的高等教育并不算发达,仅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2所院校入选“双一流”,被认为是综合实力在山西排名第三的中北大学,自然被寄予厚望,得到全省的支持。

早在2020年12月,山西就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支持中北大学率先发展。中北大学也以此为契机,驶入发展快车道。

虽然最终还是在第二轮“双一流”着遗憾落选,但过去几年来,中北大学集中力量,汇聚优势资源,锚定“双一流”创建这一主线,推动学校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强科教融汇,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聚焦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需求,提升服务国防服务地方能力,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攀升。

中北大学能否在第三轮“双一流”中顺利入选,我们在翘首以待。

评论列表

風泠_lin
風泠_lin 2
2025-09-27 20:58
厚重的历史只可惜区位不好,校名为啥没改成华北工业或华北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