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列装中国海军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之际,菲律宾军方选择在同一时间节点,高调展示其最新装备的“布拉莫斯”导弹系统。
这一精心安排的时间巧合耐人寻味。在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成立七十五周年的庆典上,这款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首次在菲律宾以部队形式公开亮相,立即被西方军事观察家解读为“针对中国航母的战略信号”。
01 菲律宾的“战略表演”菲律宾军方人士向媒体透露,他们计划沿着长达1200公里的海岸线部署九个导弹连,试图构建一道覆盖南海东部的火力屏障。印度媒体更是迫不及待地将此形容为“布拉莫斯导弹与福建舰的潜在对决”。菲前国防部长洛伦扎纳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示,这些导弹将“有效捍卫”菲律宾在南海所谓的“主权权利”,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这批导弹的采购历程折射出菲律宾外交政策的转变。2020年启动采购计划时,菲律宾尚保持着相对平衡的外交姿态。而随着2022年马科斯政府上台,其外交政策明显向美国倾斜,因此迅速与印度签署协议。

布拉莫斯导弹
02 “布拉莫斯”的真实实力从纸面数据看,“布拉莫斯”导弹最大射程达290公里,速度超过2.8马赫,确实具有一定的技术参数。菲媒体给“布拉莫斯”的标签很直接——“航母杀手”,他们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这东西能打黄岩岛,也能打福建舰。
但实际情形又如何呢?
将“布拉莫斯”导弹视为对抗航母编队的利器显然过于乐观。现代航母战斗群通常配备远程预警系统和多层防空网络,其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远超这款导弹的射程。菲律宾买的“布拉莫斯”导弹技术原型是苏联时期的P-800“红宝石”。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冷战遗产的现代改装版。一直以来实战经验为零,没有经过任何战争检验,这种武器只能靠数据来“吓人”。
直到今年的印巴空战,改款导弹的实际战力在5月10日的实战检验中原形毕露。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出口的非顶尖防空系统——红旗-9BE和红旗-16FE,成功拦截了印度发射的十余枚“布拉莫斯”导弹。这些自用版导弹多数被干扰后引导至南部沙漠,其余基本被击落,仅有一枚命中目标。

掉落到巴基斯坦境内的“布拉莫斯”导弹残骸
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即便是印度自用的“布拉莫斯”饱和攻击,在面对次级防空体系时也难有作为。如今在南海,菲律宾手中数量有限、发射阵地固定、且经过印度“出口削弱”的“布拉莫斯”导弹,将要面对的是中国海军以055型驱逐舰为代表的、完全体的国产顶尖防空系统。两者之间的代差,已注定了这场不对称对抗的结局。
03 印度导弹的“黑历史”“布拉莫斯”导弹的可靠性一直令人质疑。2022年,印度空军曾误射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印度成立事件调查委员会后,认定这是在例行维护过程中因技术故障导致的意外事故。早在2007年,印度陆军开始装备前两批“布拉莫斯”导弹时,其性能就相当不稳定,尤其是X波段主动雷达引导头精度差,试射失败简直成了家常便饭,也为中国军迷提供了不少段子。与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相比,印度当前的武器研发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在导弹研发领域,印度已掌握导弹制造的相关技术,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不多,很多核心技术都来自国外。
04 福建舰的全面优势福建舰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不仅打破了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支撑电磁弹射系统的说法,还首次实现重型战机以及隐身战机电磁弹射。福建舰可起降海军航空兵现役的舰载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直升机所有型号,包括空警-600预警机、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战斗机、歼-15DT电子战机等。一个完整的福建舰航母编队通常包括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093型攻击核潜艇。

体系化下的航母战斗编队
这些舰艇共同构成多层次防御网。福建舰搭载的歼-35隐形战斗机和歼-15T舰载机,作战半径可达1200公里以上。空警-600预警机能够对数百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探测。这意味着福建舰的防御圈远超“布拉莫斯”导弹的射程。
05 菲律宾的系统性缺陷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何本曾投文指出,马尼拉的科技限制,加上缺少超视距雷达、空中情监侦能力与整合困难,不但限缩了飞弹的射程,还会削弱对北京的吓阻。
由于地球曲率,布拉莫斯发射器的雷达仅能覆盖几十公里外的范围。换言之,菲律宾武裝部队缺乏超视距雷达,这种能力通常就只有较大的军事大国才拥有。菲律宾军方严重缺乏空中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
最关键的是,菲律宾空军没有类似E-3的空中预誓与控制系统。根据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菲律宾的AISR载台仅有十來架的西斯纳通用飞机,以及OV-10野马轻型攻击与观察机;这些飞机难以满足海上情侦监任务。即使马尼拉的AISR平台可靠,其与布拉莫斯等系统的整合成为另一问题。菲律宾部队缺乏指挥、管制、通讯与电脑部门,但这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中占据重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