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展开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也在此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八路军。

而八路军下属,则有着三个师的编制。
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十五军团以及七十四师合编的陆军115师,师长为林彪,副师长为聂荣臻。
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一部等部队,合编为陆军120师,师长为贺龙,副师长为萧克。
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等部,合编为陆军129师,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
而在这六位八路军正副师长中,就有着五位开国元帅,一位开国上将。那就是120师的副师长萧克上将。

那么,按照资历来说,萧克上将完全有资格评上元帅的军衔,那为什么最后只评上了一个上将呢?甚至连大将都没有评上。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萧克将军的生平。
萧克将军,1907年7月14日出生,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中,受到过高等教育,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湖南起义,宁都攻城战中率部先登,上过井冈山,走过长征,更是担任过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抗战时期更是担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东渡黄河,出兵山西,建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指挥了忻口战役。收复了山西七座县城。
1939年12月,担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巩固平西根据地,开辟平北根据地,发展冀东根据地。为发展与壮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

按理说,这样的贡献,不说评上元帅,评上大将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却出在了解放时期,萧克将军的履历,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完全比不上其他上将的。
当时,他在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却回到了后方,参与到军校组建的工作之中。虽然同样都是在为解放全中国做着工作,但在积累战功上面,完全不能与前线作战部队比拟。
这样就成为了一个遗憾。
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之后,萧克将军一直投身于军校建设的工作之中,没有参与到抗美援朝战争,导致在1952年干部评级的时候,被评定为“正兵团级”。
而就是这个评级,基本上断送了萧克将军大将的希望。
在十大大将之中,却只有两位是正兵团级干部。萧克将军与那两人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

综上所述,萧克将军只能评选为上将军衔。
当然,对于军衔的评定,这些将军都没有那么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为新中国做出了多少贡献。向革命前辈们致敬。
创作不易,觉得小编写的还不错的话,给小编点一个免费的赞呗,关注走一走,好运天天有。如果能给朋友们分享一下小编的文章那就更好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