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全称北马其顿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面积约2.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3万。北马其顿是这个国家的新名字,2019年才正式使用,在此之前,这个国家的名字是马其顿。
提起马其顿就会让人想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马其顿帝国。北马其顿也一直声称自己是马其顿帝国的继承者。其实国家名字叫马其顿,才更能体现这个国家是马其顿帝国的继承者,而名字改成了北马其顿,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就显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那么马其顿为何还要将名字改为北马其顿呢?

第一,实际上没有继承关系。北马其顿和历史上的马其顿帝国实际上没有继承关系。现在的北马其顿虽然是历史上马其顿帝国的核心区域,但历史上马其顿帝国是古希腊人建立的国家。
历史上生活在马其顿地区的马其顿人属于古希腊多利亚人的一支,使用原始希腊语西北部的多利亚方言。
古希腊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历史上属于古希腊的边缘地带,当古希腊进入城邦时代的时候,马其顿还处在部落联盟时代。

不过马其顿人作战勇猛,到了公元前5世纪,马其顿开始介入希腊城邦事务,将首都迁到了南部更加靠近希腊核心区的佩拉。公元前359年,腓力二世成为了马其顿国王,马其顿逐渐走向了强盛。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马其顿不断南下扩张,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联合在一起对抗马其顿。
公元前338年,双方军队展开决战,希腊城邦联军战败,被迫承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主持召开了希腊和会,成立了希腊联盟,旨在联合对抗波斯。希腊联盟成立后,马其顿在希腊各个战略要地驻扎军队,加强了对希腊的控制。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亚历山大继位后,开始带领希腊军队东征,最终灭亡波斯,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因其丰功伟绩,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帝国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去世,亚历山大帝国随即走向了分裂,在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上形成了一系列希腊化的国家。比如开创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托勒密就是亚历山大的部将。马其顿帝国可以说是古希腊的一个强盛时期,直到现在希腊人也以马其顿帝国为荣,认为自己是马其顿帝国的继承者。
而北马其顿和马其顿帝国实际上没有继承关系,北马其顿人并不是古希腊人,而是南斯拉夫人。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从波兰维斯瓦河谷地区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形成了南斯拉夫人。迁徙到马其顿地区的斯拉夫人,便自称是马其顿人。但他们使用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使用的字母为西里尔字母,和历史上马其顿人的人种和文化完全不同。

第二,被迫改名。15世纪时期,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包括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在内的巴尔干地区。19世纪时期,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巴尔干各民族开始了复国运动。1821年,希腊爆发了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大起义,在英法的支持下,希腊成功实现了独立。但刚刚独立时的希腊,面积比较小,没有控制马其顿地区。
希腊的独立鼓舞了其他巴尔干民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也先后取得了独立,而马其顿地区仍然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为了反抗奥斯曼帝国,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组成了巴尔干同盟。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战败退出了马其顿地区。希腊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三个国家瓜分了马其顿地区。

就这样,马其顿地区一分为三,塞尔维亚控制的马其顿地区就是现在的北马其顿。一战爆发后,保加利亚加入了德奥阵营,一战结束后,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将自己控制的马其顿地区割让给了希腊。希腊将自己控制的马其顿地区划分为西马其顿区,中马其顿区和色雷斯马其顿区三部分。

而北马其顿地区在一战后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加入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这个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南斯拉夫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铁托将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分开,成立了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宣布独立,确定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但希腊的西马其顿区,中马其顿区和马其顿共和国接壤,因此希腊认为,马其顿这个国名暗含着对希腊北部马其顿省份的领土主张。而且马其顿还声称自己是历史上马其顿帝国的继承者。这导致马其顿和希腊又出现了文化领域的争端。因此希腊多次要求马其顿改名。
1993年,马其顿就因希腊反对无法加入联合国,最后被迫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字加入了联合国。到了本世纪,马其顿为了经济发展,想加入欧盟,而希腊作为欧盟成员国,一直不断反对。马其顿非常无奈,最终为了经济发展,被迫妥协,2019年改名为北马其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