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军饿殍遍野:效仿成吉思汗吃草作战,五万亡魂埋葬丛林

1944年,东南亚雨季的丛林深处,一支日军部队在泥泞中艰难跋涉。士兵们面黄肌瘦,军服破烂不堪,有人开始弯腰采摘地上的野草

1944年,东南亚雨季的丛林深处,一支日军部队在泥泞中艰难跋涉。士兵们面黄肌瘦,军服破烂不堪,有人开始弯腰采摘地上的野草,颤抖着塞进嘴里——这不是野外求生训练,而是一场真实发生在二战战场上的“食草大撤退”。

指挥这支队伍的,正是被称为“昭和军神”的牟田口廉也。而他这一系列疯狂决策的灵感,竟来自于七百年前的蒙古天骄——成吉思汗。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是挑起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将领,在1944年迎来了他军旅生涯的“巅峰时刻”——担任第15军司令,指挥英帕尔战役。

英帕尔战役

站在作战地图前,牟田口突发奇想:为何不效仿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打造一支不依赖后勤的“无敌之师”?他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中:“成吉思汗的军队能够驰骋万里,就是因为他们驱赶着牲畜,既能运输物资,又能充当军粮。我们大和民族自古以来也是草食民族,就算没有粮食,吃草也能战斗!”

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让参谋们目瞪口呆。一位参谋官小心翼翼地提醒:“将军,士兵们不是牛羊,丛林里的野草很多是有毒的……”牟田口却勃然大怒:“难道大和子民的意志还不如蒙古人吗?”

牟田口廉也(图上举手的人物)

在牟田口的坚持下,一支史上最奇特的“活粮部队”组建完成。日军驱赶着数万头牛、羊,甚至从缅甸各地征调来的大象,浩浩荡荡地向英帕尔进发。

起初,这支队伍确实颇有“蒙古西征”的气势。但热带丛林的残酷很快显现:牲畜在陡峭的山路上纷纷倒毙,大雨让道路泥泞不堪,日军重装备寸步难行。

更可怕的是,牟田口严令:“粮食吃完就吃牲畜,牲畜吃完就吃野草!”士兵们开始尝试各种植物,不少人因误食毒草而痛苦死去。随军医官记录道:“每天都有士兵捂着肚子在丛林中打滚,他们的最后晚餐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草。”

英帕尔战役

英帕尔战役最终以日军惨败告终。参战的10万日军中,约5万人永远留在了那片绿色的地狱里——他们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活活饿死在撤退途中。

当幸存者抬着担架,将骨瘦如柴的伤员运回后方时,牟田口却依然在司令部里大发雷霆:“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武士道精神!为什么不学习成吉思汗军队的坚韧?”

战后统计显示,这场战役的非战斗减员高达七成,创下了日军战史上的耻辱纪录。士兵们私下给牟田口起了个绰号——“食草将军”,这个称号比任何军功章都更加“响亮”。

牟田口晚年曾为自己辩解:“成吉思汗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可惜,这个道理他明白得太晚,而五万日军士兵,再也听不到这句话了。

至今,在英帕尔的原始丛林里,偶尔还能发现当年的日军钢盔和骸骨,静静诉说着那段“吃草作战”的荒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