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在今年前九个月重新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则退居次席。
不过,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着值得警惕的趋势:德国对华出口大幅下滑,而来自中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德国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排名榜首的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Foto:picture alliance / ZUMAPRESS.com)
贸易数据背后的逆转
从2024年1月到9月,德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859亿欧元,略高于与美国的1847亿欧元。
这使得中国重新夺回了“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地位——这个位置中国曾在2016年至2023年间长期占据,直到去年被美国取代。
然而,仔细分析这些数字就会发现不太乐观的情况。
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大幅增长8.5%,达到1245亿欧元;与此同时,德国对华出口却下降了12.3%,仅为614亿欧元,不到进口额的一半。
这一反差使得中国在德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仅排名第六。
中美贸易战的连锁效应
德国外交部委托德国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企业正将出口转向德国市场。
该研究所分析了上半年数据后发现,中国商品价格平均下降了4%——研究指出,“这表明中国供应商正以低价进军德国市场”。
IW专家进一步批评称,中国商品正以巨额补贴的低价“涌入”德国市场。
德国汽车业受到冲击
这种趋势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进口量增长了130%以上,而第二季度从中国进口的手动变速器更是激增182%。
与此同时,德国对中美两国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都出现大幅下滑——对华出口下降35.9%,对美出口下降13.9%。
机械设备出口也同样遭遇萎缩。
低价背后的补贴争议
IW研究人员指出,中国一方面慷慨补贴本国产业,另一方面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中国产品能够以极低的价格销售。
“因此,布鲁塞尔必须更加有力、全面地运用反补贴关税来恢复公平竞争,”IW专家于尔根·马特斯强调。
在他看来,欧盟需要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从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九个月,德国从中国进口的电气设备、服装和机械设备增幅尤为显著。
而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则主要集中在飞机、药品和金属等领域。
这一贸易格局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全球贸易关系的动态调整,也预示着欧洲在制定贸易政策时面临着愈加复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