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2025年,美国《军事观察杂志》公布的一组数据,像一颗惊雷炸响在全球军迷圈。
中国空军现役战机数量达到2018架,首次超越美国空军的1808架,成为全球空中力量新榜首。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数字反超,而是中国空军用76年时间走完的逆袭路,这场跨越标志着冷战后“美国空中霸权”的格局被打破,全球空中力量的“后美国时代”,真的来了。
质效飞跃很多人会问战机数量多就一定强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中国空军的2018架,每一架都带着“硬核实力”,凑成了一套没有短板的作战体系。
先说咱们的中坚力量歼-10系列,目前已经有750多架在服役,其中最先进的歼-10C,早就达到了四代半战机的水准。
它装着咱们自己研发的涡扇-10B发动机,动力比以前强了一大截,还有一块“千里眼”,有源相控阵雷达,能看得更远、更准,连敌方隐身目标都能盯得住。
以前歼-10只能挂十几种武器,现在能挂40多种,不管是打空战、炸地面目标,还是对付海上舰艇,它都能扛活,堪称多面手。

更贴心的是它有无忧虑操纵系统,飞行员不用费劲儿应对复杂操作,能专心盯着战场,单靠这一点,战场感知能力就提上去不少。
而负责“争夺制空权”的歼-11系列,450多架的规模,是中国空军的空优王牌。
升级后的歼-11BG,同样装了先进雷达,专门盯着敌方战机打,海军用的歼-11BH/BSH更厉害,能跟着航母出海,把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往外推几百公里,远洋防御也有了底气。
还有被称为“炸弹卡车”的歼-16系列,350多架的数量,是全球最大的重型多用途机群。

它最牛的是载弹量足足有12吨,相当于能挂6枚重型导弹,或者一堆精确制导炸弹,一次出击就能炸掉多个目标。
更关键的是它的电子战型号歼-16D,能在200公里范围内干扰敌方雷达,让对方的防空系统变成瞎子,连美军最先进的EA-18G电子战机,都比不上它。
最顶尖的还要数隐身战机梯队,歼-20和歼-35。歼-20作为中国的“五代机王牌”,已经有300架部署在五大战区,不管是东海巡逻还是南海警戒,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隐身性能特别好,敌方雷达很难发现,还能挂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能在敌方战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发起攻击。
双座版歼-20S更绝,能指挥一群无人机群殴,就算是敌方严密的防空网,也能撕开一个口子。
而歼-35是专门配合航母的舰载隐身机,目前有50架左右,雷达反射面积极小,适合钻到高威胁区域打突击,预计到2030年能有200-300架,到时候和歼-20形成高低搭配,隐身战力会更猛。
光有战机还不够,中国空军的体系支撑同样拉满。

现在咱们的四代半以上战机已经有900架,是美军的3.5倍,预警机队伍超过70架,比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加起来还多。
其中空警-500A能靠运油-20空中加油,一次能在天上待几十个小时,指挥能力全球领先,还有运油-20加油机,能给战机空中补油,让战机飞得更远、留空时间更长。
这么一套组合下来,不管是打空战搞电子战,还是远程打击,中国空军都能单独成军,这才是真正的体系化力量。
美国空军的“中年危机”当中国空军在质和量上双提升的时候,曾经的空中霸主美国,却陷入了一场难解难分的中年危机,战机老了、零件断了、产能跟不上,连基本的战备都快撑不住了。
美军现在的主力战机,大多是爷爷辈的,F-15C/D平均机龄30-37年,F-16C/D更老,超过32年,早就超出了设计寿命。
2024年,美军F-16的坠毁事故比前一年多了18%,说白了就是飞机太老,机身结构老化,飞着飞着就出问题。

就算是五代机F-22,也没好到哪儿去,生产线早就拆了,零件断供,现在186架现役的F-22,能随时出动的还不到60%,有时候为了修一架,还得从其他飞机上拆零件,拆东补西成了常态。
然后是战备率拉胯,美军本来想靠F-35A撑起五代机战力,结果这款战机的任务能力率只有51.5%,远低于65%的作战标准。
因为零件维修积压太多,大修周期从计划的120天拖到了180天,很多F-35A只能趴在机库里等零件,根本没法出门执行任务。
更尴尬的是,美军战机的航电系统大多停留在2000年代,很多老战机连最新型的AIM-120D导弹都兼容不了,就算挂上去也打不准。

最头疼的还是产能和预算困境,美军计划在2025-2030年投800亿美元升级战机,但一边要支援乌克兰,一边要在印太地区部署兵力,钱被拆成了好几份,根本没法集中力量提升产能。
2025年美军计划采购42架F-35A,结果连退役战机的缺口都填不满,老战机一年退一批,新战机补不上,规模只能慢慢缩水。
亚太“战力密度”碾压美国的力不从心,在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对比中,显得更明显。
中国空军的优势,早就不是略胜一筹,而是碾压式的领先,就算把俄罗斯和印度的战机加起来,都比不上中国。

俄罗斯空军现役战机924架,看着不少,但四代半及以上战机占比还不到25%,大部分还是老掉牙的苏-27、米格-29。
最先进的苏-57五代机,年产量只有个位数,到现在也没装备多少,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战力。
印度空军417架的规模,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没有五代机,唯一能拿出手的“四代半”战机,是32架法国阵风。
而印度战机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零件不通用,维修人员得学好几套技术,经常出现有零件修不了的情况,堪称万国牌的噩梦。

中俄印三国战机加起来,比中国还少677架,要是比质量,差距更大,中国的四代半战机是俄罗斯的3倍多,印度连五代机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中国空军已经形成了体系化攻防的能力,歼-20常态化巡航,能随时应对空中威,空警-500指挥预警,能盯着几百公里外的目标。
运油-20给战机补油,能把作战范围覆盖到整个亚太。

不管是应对南海的挑衅,还是守护东海的空域,中国空军都能快速反应,让别有用心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产能“加速度”中国空军的优势,不仅停留在当下,更在未来,咱们的军工产能,正在让中美空中力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现在中国战机的量产速度,连美媒都忍不住惊叹,歼-20和歼-16的年产量都在80-100架,也就是说,差不多3天就能造一架歼-20,4天造一架歼-16。
随着福建舰的服役,它的产量还会往上提,未来中国隐身战机的年产量,很可能突破200架。

美媒预测到2028年,中国五代机的总数会达到800架,全面超越美军,到2028年,美军五代机预计只有700架,想追中国都难。
有人会问,中国为啥要造这么多先进战机?其实答案很简单,76年前,新中国空军只能靠凑来的战机守护领空,那时候别国的战机随便就能飞到咱们的领空。
现在咱们造先进战机,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不被欺负,只有自己够强,才能守住家门口的和平,才能让别国有贼心没贼胆。

76年前,开国大典上,中国空军只有17架战机,还得飞两遍才显得热闹。
如今,歼-20的轰鸣声回荡在祖国的天空,歼-35跟着航母驶向远洋,预警机盯着每一片空域,加油机让战机飞得更远。

中国空军的登顶,从来不是为了和谁争霸主,而是为了让每个中国人抬头看天时,能多一份踏实这片天空,有最先进的战机守护,有最可靠的力量站岗。
我们能感受到的,不只是中国空军的强大,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这就是中国空军时代最实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