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寒潮来袭,医生告诫肝病患者:宁愿一天不运动,也别轻易做这3事

一到冬天,天气一冷,人就变得懒散,手脚也容易发凉。可偏偏这个时候,总有一些人非得和寒风较劲。清晨五六点,气温零下,街上却

一到冬天,天气一冷,人就变得懒散,手脚也容易发凉。可偏偏这个时候,总有一些人非得和寒风较劲。清晨五六点,气温零下,街上却能看到有人穿着运动服在跑步,脸冻得通红,还觉得自己很健康。

医生看见这种情况,往往比本人还担心,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肝脏问题的人。肝病患者最怕的,不是冷空气,而是自己不懂身体的底线。寒潮天做错几件小事,可能让肝脏雪上加霜。

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其实是个很怕冷的器官。中医认为“寒主收引”,一冷血液循环就慢,肝气容易郁滞。

现代医学也证明,低温会让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影响血液流通和毒素清除。肝是身体的代谢工厂,温度一降,它的工作效率也跟着掉。

尤其是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这类人群,本就代谢能力差,寒冷刺激还会让血管收缩、血流变慢,容易造成肝细胞缺氧。简单一句话,天冷时肝的压力比别人更大。

有些人觉得天冷就更要锻炼,认为“动一动能驱寒”。可对于肝病患者,这种想法太冒险。清晨气温最低,空气湿冷,血压、血管反应都处于不稳定状态。

硬撑着去晨练,看似勇敢,其实风险极高。寒冷环境会让血管急剧收缩,血流减少,导致肝脏供血不足。

尤其在运动初期,身体还没热起来,血液大量集中在肌肉和皮肤,肝脏反而更缺血。肝细胞得不到足够氧气,代谢产物堆积,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肝区疼痛或肝功能指标异常。

还有一个问题是,清晨空气中的污染物、雾霾浓度往往更高。对肝功能不佳的人来说,这些微粒进入体内,也会增加解毒负担。

有研究显示,长期在寒冷、污染环境中运动,会让肝酶水平轻度升高。医生建议,天气寒冷时锻炼最好安排在太阳升起之后,气温稍回暖的时段,比如上午九点以后。可以选择室内活动,如慢走、拉伸、瑜伽等,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让肝脏受寒。

另一件常被误解的事是泡脚。很多人对泡脚有种盲目信任,觉得“万病皆可泡”。尤其天冷时,一些肝病患者每天都泡,甚至用上药包、精油、盐水,时间长达四十分钟以上,泡完出一身汗,还以为排了“毒”。

可医生明确指出,肝脏的代谢毒素并不能靠泡脚排出去。真正的排毒通路在肝细胞和肾脏,泡脚起到的只是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作用。对肝不好的人,泡太久反而可能造成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头晕乏力。

有研究发现,泡脚时下肢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脚部,短时间内身体其他脏器会相对缺血。对于肝功能不全的人来说,这意味着短暂的肝血流减少,代谢负担更重。

而泡得过热,也容易损伤皮肤毛细血管,甚至引发低血压晕厥。正确的泡脚方式是温度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时间十五分钟以内。

泡完及时擦干、保暖,不要立刻睡觉或外出。泡脚能放松身体,但不能替代治疗,更不能当成“肝脏排毒法”。

第三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危害,却依旧戒不掉,那就是熬夜。对普通人来说,熬夜会让身体疲惫;对肝病患者而言,熬夜更像是拿肝在透支。

肝脏在夜间十一点到凌晨三点进入代谢和修复高峰期,这个时间如果还在用脑、刷手机、喝酒、吃夜宵,肝细胞根本得不到休息。

长时间缺乏睡眠会导致肝脏脂质代谢紊乱,血清转氨酶升高。临床上不少脂肪肝、肝炎患者,就是从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开始的。

熬夜还会干扰激素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会让血糖、血脂波动,影响肝脏储能和解毒能力。身体的生物钟被打乱后,肝脏细胞的修复机制也随之紊乱,损伤累积得更快。

有统计数据显示,长期晚睡人群的肝酶异常率比规律作息者高出两倍以上。而且熬夜者常伴随饮食紊乱、缺乏运动,这些因素叠加,对肝病患者是慢性打击。

在笔者看来,很多人总是低估了肝的“忍耐力”。肝是人体最能“吃苦”的器官之一,它能代偿、能修复,即使受损一半功能也能维持。

但这也让人误以为它不脆弱。直到黄疸、乏力、腹胀、转氨酶升高时,才意识到问题已经很严重。寒冷天气时,这种潜在的负担更容易被放大。

气温低让代谢变慢,血液流通受阻,肝的修复效率下降,一点小错误就可能让原本稳定的病情波动。

医生经常提醒,冬季是肝病复发的高峰期。寒冷刺激会让免疫力下降,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或复阳。

而脂肪肝患者则容易因活动减少、饮食油腻而加重。这个时候,比起拼命“养生”,更需要做的是稳。保暖、规律、适度,这是三件最重要的事。

运动可以有,但要循序渐进,保持身体温暖,不追求强度。泡脚可以做,但要科学,不迷信“出汗等于排毒”。至于熬夜,哪怕再忙,也尽量把睡觉时间固定下来,让肝有恢复的机会。

有时人们总喜欢找捷径,以为一个偏方、一次泡脚、一次排毒疗法,就能让身体焕然一新。可身体从来不是靠“爆发”养好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稳定积累。

肝脏尤其如此,它最怕反复刺激。天气冷时去晨练、泡脚时间太久、熬夜看手机,这些习惯叠加起来,哪怕看似微不足道,也可能让肝脏负担成倍增加。医生常说一句话:肝病最怕的不是药不吃,而是生活方式不改。

寒潮时节,懂得照顾自己才是最大的智慧。对肝脏来说,稳定的作息、温暖的环境、平和的情绪,比任何补药都更珍贵。很多时候,健康不是做了多少,而是知道什么该停。那天冷不想动,就别硬撑;泡脚舒服也别泡太久;夜深困了就关灯睡觉。身体不会骗你,它在提醒,也在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肝病学会. 慢性肝病患者冬季管理共识[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4, 32(6): 417-423.[2]王丽, 陈晓. 寒冷刺激对肝脏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临床内科学杂志, 2023, 40(11): 789-794.[3]刘建华, 张敏. 冬季运动对慢性肝病患者安全性的评估[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4, 39(1): 55-60.[4]赵娜, 李思. 泡脚对循环系统及代谢功能的作用研究[J]. 营养学报, 2025, 47(3): 201-207.[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肝病患者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指导指南[R]. 2023.[6]孙晓东, 高媛. 睡眠规律性与肝功能异常的关联分析[J]. 中国临床营养, 2024, 32(4): 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