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体内毒素方法之四:清肝胆】肝胆畅,不疲累。肝脏是全身最主要的解毒、排毒器官。已进入血液中的毒素必须经过肝脏中各种“分解酶”的分解作用才能去除毒性,并将各种生物大分子分解成生物小分子,然后在经过肾脏、膀胱、汗腺等多种排泄管道排出体外。
因此,肝脏的工作十分繁重。尤其是分解鱼、肉类食品时,肝脏在代谢过程中的工作更加辛苦。因为这些食物附带的毒素都是生物大分子,要将他们分解成生物小分子,需要很多分解酶和更多的时间和工序。
如果肝脏过度劳累,肝脏的分解能力就会降低。这时肝脏会把来不及处理的毒素浓缩在一起,再用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将这些“被浓缩的的毒素”包裹起来,存储在肝脏里,防止它们继续在血液中扩散。肝脏的这种作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用塑料袋打包、封装垃圾一样,防止垃圾扩散,污染环境。
但长期这样做的结果是,肝脏中存有许多这样的“垃圾袋”这也是造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问题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
胆囊是储藏胆汁的空腔。胆汁液由肝脏制造,用于来消化分解油脂类食物。当食物经过口腔粉碎,再经过胃部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搅拌混合成食糜后送到十二指肠,这时食物油脂会刺激胆囊喷射胆汁液到十二指肠中,同时也会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参与消化。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胆囊中含有某些杂质,这些杂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浓缩和挤压、沉淀,变成各种形状不一的胆结石的前趋物,进一步就会演变成胆结石。由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将胆囊切除。术后往往造成肝、胰功能的紊乱和下降。
营养师温馨提示:解决肝胆问题的根本,就是解决肝胆中“毒、堵、乱”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清毒的问题,即管住嘴,在摄入肉类食品时,一定要细爵慢咽,将肉类食品咀嚼成小分子颗粒,便于消化吸收,切记暴饮暴食,七分饱才健康;其次要适当运动,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溶解排出体外。排出体内肝胆毒素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持之以恒,才能逐渐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