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胄,铜+皮+野猪牙,前掌大遗址

坚持走路 2025-02-19 15:45:34
【青铜胄】 西周 官桥镇前掌大村出土 胄面为宽鼻环目有双耳的兽面,兽面之上连接向后延展至颈部的宽带状弧形胄顶,两侧附加对称的壁形护耳。在兽面鼻翼两侧、胄顶尾端及护耳两侧,均有对称的圆孔,推测用于穿系胄内衬垫物所用。 1994年,山东滕州官桥镇前掌大村发掘了一处商末周初的墓地,该墓地的一座车马坑和一座殉人墓里,出土了一批铜、皮复合制成的头盔。经过学者的复原,这批头盔最初的模样呈现在大家面前,乍一看,它们跟商代的兽面胄很像,但再一看,不一样了。兽面胄是用青铜铸成的,而前掌大村这批胄,主体部分是皮的,但是配装有青铜部件,比如最关键的兽面,就是铜铸的。学者们认为,这批胄和商代的兽面胄一脉相承,存在继承关系。 那么为啥要用皮造,而不用铜铸呢?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皮造的比较轻,二是铜比较贵。 前掌大村的这批复合胄,经过区分,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商末时期,商末周初时期,西周初期时期。几个时期的胄大体相同,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比如商末的胄造型很简单,就是一个皮盔前面装了个青铜兽头;商末周初的胄也是皮盔安装青铜部件,但除了兽头之外,胄顶中间有一道贯穿全胄的胄梁,胄梁和兽头连在一起,另外胄的下缘部分,还装有一圈铜片;西周初期的胄,造型比较复杂。 这顶西周初期的胄(P1-6)长这个样子:胄体是皮革,刷的黑漆,然后前额部分是一个造型抽象的青铜兽头,然后胄的中间有一道铜梁,这件胄另外还在头两侧的部分各装了一个圆形的部件,这无疑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而在这两个圆形部件下面,各自分两排镶有十个白色的野猪牙做的长方形装饰片。 雄性野猪粗壮的獠牙,是一种不错的装饰品材料。野猪牙、海象牙、河马牙,都是可以冒充象牙的材料。欧洲也出土过用野猪牙做装饰的头盔。 这种铜皮复合的胄,完整品仅有前掌大村出土,但各地都出土过一些零散的青铜兽面部件,其造型与前掌大村胄体部件基本一致,因此这些部件也都应该属于头盔的附件。不过由于国内学界对先秦时期的武备研究不多,因此不少博物馆并不认识这个东西,例如故宫博物院居然把一件胄体(P7)部件称为“青铜马冠”,这就属于明显的错误了。 前掌大(dài)遗址位于滕州市南部薛河中游地区、官桥镇前掌大村周围,距市区约25公里。其东约3公里即为山间丘陵地带,其西为广袤的滕西平原。 遗址东邻薛河,西邻小魏河,位于两河交汇处的河旁高地之上。向西约300米为薛城遗址。 (文字来源于网络) 滕州博物馆

0 阅读:5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