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28线激光雷达+8295芯片卖12万多,这套硬件放友商车上不得翻倍?

一直在为全家寻找一辆合适的车,过程挺折腾的。我每天通勤都要在市区里“蠕行”,最怕的就是车子反应迟钝,想抓住个空隙并线都心

一直在为全家寻找一辆合适的车,过程挺折腾的。我每天通勤都要在市区里“蠕行”,最怕的就是车子反应迟钝,想抓住个空隙并线都心虚,那种无力感特别熬人。而且一到假期,我们家那套露营的“全活儿”就让人头疼,后备厢塞得满满当当还是不够用。之前看的车总有些短板,要么空间够了驾驶感无趣,要么就是续航和一些驾驶辅助功能不能兼顾。直到开过零跑B10,才感觉找对了。它的电门调校得特别舒服,踩下去多少动力就来多少,非常跟脚,在车河里游走,信心都足了不少。后备厢的容积也实实在在,把我们那些装备全放进去后,还能有不少富余。它没有哪个点让你觉得特别惊艳,但就是把你日常和出游的各种小烦恼都妥善解决了,这种恰到好处的均衡感,让我觉得这才是踏实过日子的车。

老实说,零跑B10这车的外观第一眼没给我太多惊喜,属于那种很“素”的风格。但看久了会发现它的设计很耐看,车身侧面的线条处理得特别干净,没什么多余的修饰。4515mm的车长不算突出,但2735mm的轴距让整个车身姿态显得很舒展,比例很协调。这个尺寸组合带来的实际好处就是,在城市里穿行和停靠都特别灵活。我们那的老小区车位规划得特别挤,这车1885mm的车宽和1655mm的高度,让我停车时信心足了不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反复修正。

车头那条灯带的设计也挺有意思,白天它就像个装饰件,很低调地融入了前脸。可一到晚上,解锁车辆时的动态光效一出来,整个车的科技氛围立马就提上来了。它的矩阵大灯用料也挺扎实,近光由8颗LED光源组成,远光更是有12颗,最远能覆盖到150米。前阵子走夜路碰上下雨,路面反光严重,开了远光之后,前方路况瞬间清晰,那种踏实感真的不一样,感觉比一些价格更高的车灯光效果还好。

车顶从B柱延伸到车尾的弧线处理得挺妙的,既保留了流畅的视觉效果,又没压缩后排的乘坐空间。像我175cm的身高坐进去,头部余量还挺宽裕的,完全没有传统轿跑SUV那种局促感。另外,这个18英寸的轮圈造型也很有意思,为了优化风阻,辐条之间的空隙特意控制在15mm。实际跑起来,这个设计对静谧性的贡献确实不小,我试过时速提到80公里,车里测出来的分贝值是62dB,在车里正常音量交谈毫无压力。还有那个隐藏式的门把手,反应也挺快,按一下0.5秒就弹出来了,这速度挺跟手的,不会让人觉得拖沓,而且表面的防滑纹理在雨雪天用着也放心。

我这台量子灰的车漆得在阳光底下看,特有层次感。它的金属漆里调和了大小不一的铝粉和云母颗粒,光线一变,那种从蓝到灰的过渡色就出来了,挺高级的。车尾的设计跟前脸有个呼应,贯穿灯带里面塞了256颗LED光源,点亮之后的效果很细腻,尤其那个动态流水的转向灯,给后车的信号特别清晰,辨识度高。最后说个小细节,尾门上沿那个不怎么起眼的小翘尾,查了才知道能在高速时提供5公斤的下压力,虽然数据不大,但确实能让车子在高速巡航时车身姿态更稳,开着也更有信心。

当初选这台零跑B10,主要就是看中了它的三电系统,实际开下来,感觉确实没选错。它那台后置电机有160千瓦的功率和240牛・米的扭矩,官方零百加速6.8秒的成绩,在它这个价位的纯电SUV里算是挺能打的。日常驾驶中,电门的跟脚性做得不错,尤其是在市区环路那种车多且快的路况,需要变道超车时给人的信心很足。稍微给点电,动力就立马跟上,整个提速过程是那种很线性的感觉,不会有突兀的推背感把你吓一跳,即便调到运动模式,动力输出也依然在可控范围,对我这种驾驶习惯比较温和的人来说,掌控起来毫无压力。我这台是600公里CLTC续航的版本,用的是67.1度电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能耗基本就在百公里12到14度电之间浮动,我家这边电价低,一度电才三毛五,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也就四五分钱,一个月跑一千公里,电费开销50块钱顶天了,跟同事的油车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跑长途也让我心里踏实多了。前阵子我们一家人满载去邻市,全程空调没省着开,高速上速度也基本维持在100到120公里每小时,这种工况下百公里电耗大概是16到18度电,最后实打实跑了差不多450公里。同行的朋友那台标称550续航的车,在我还剩五分之一电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规划下一个充电站了。说到补能,B10的400V快充平台效率很高,官方说从30%充到80%只要19分钟,我亲身体验过,在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喝的,十几分钟的时间,电量就从35%跳到了85%,又多了300公里的续航,完全不影响行程。电池安全这块,它那个CTC 2.0技术,把电池包直接整合进车身底盘,再加上双层铝合金的护板,算是给了电池一套硬核的物理防护。而且IP68的防水等级也真不是盖的,前阵子暴雨,有个路段积水挺深,当时开过去心里直打鼓,后来发现是我多虑了,这车在1.5米深的水里泡半小时都没事,以后再遇到下雨天或者积水路面,心里就有底了。

在十万这个级别,起初我对那些驾驶辅助配置是没啥想法的,觉得有个基础的巡航就不错了。但零跑B10的硬件堆料,确实有点颠覆我的认知。就拿激光雷达版来说,不像有些车顶着个“蘑菇头”,它那颗128线的激光雷达很巧妙地嵌在前杠下面,不影响整体美感,设计上挺下功夫的。而且它这套感知硬件给得相当足,全身上下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再加上12颗超声波雷达,基本上把车身周围的环境信息都给“吃”透了,没什么盲区。高配版用的那颗高通8650芯片,算力摆在这,整个系统响应速度很快,操作起来跟手,没有那种恼人的延迟感。这个配置水平,在同价位里确实算得上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次跑长途,第一次用它的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心里还有点打鼓,结果跑下来感觉真不错。它会根据导航路线提前准备变换车道,整个过程很平顺,时机也卡得准,没有那种突兀感。进弯道前会自己收点速度,能用80公里/小时的速度过弯,车身姿态也稳,给人的信心很足。旁边有大车压线行驶,它会很机敏地往旁边稍微挪动大概0.5米,留出安全距离,这个细节特别加分。上下匝道也很稳当,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夜晚,激光雷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日常通勤,早晚高峰的跟车行驶功能和长途时的车道保持辅助,确实能让驾驶变得更从容,不用时刻紧绷着神经,大大缓解了开车的疲劳。

一坐进去,整个座舱的设计就很有包裹感,特别是这个我选的竹影灰拼色内饰,灰白搭配加上银色饰条的点缀,看起来很清爽,有点北欧家装的感觉。我特意摸了摸,从中控台到门板,手能碰到的地方,十有八九都是软的,手感挺扎实。官方数据说软性材料覆盖了85%,这点真没吹牛,确实不像这个价位常见的硬塑料风格。上次我朋友坐进来,第一句话就是:“你这内饰可以啊,质感真不错,落地得十五个往上吧?”说实话,听到这话心里挺美的,感觉这钱花得特别值,用料上确实给了惊喜。

坐进车里,最抢眼的还是那块14.6英寸的中控大屏,分辨率是2.5K(2560×1400),显示效果没得说,你看导航地图上的小字,或者等人时看个视频,都看不出颗粒感。这块屏的反应速度也得夸夸,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冷车启动到进入系统,我掐了下表,也就7秒钟。平时在屏幕上划拉,切个歌、放大地图什么的,跟手度很好,没碰到过掉帧或者卡住的情况。语音助手也挺灵光的,喊一声“你好,零跑”,它1.2秒就有反应,而且能听懂连续说的好几个指令。但最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没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里,空调控制保留了实体按键,开车时想调个风量温度,伸手一摸就能操作,根本不用分心,这点对驾驶安全太重要了。

这台车一上手,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空间利用率确实做得挺到位。底子是2735mm的轴距,但工程师把内部挖到了2390mm的活动范围,换算下来那个87.4%的“得房率”不是虚的。就拿我176cm的身高来说,在前排调整好驾驶坐姿,头顶到车顶的余量很足,视野感觉也宽敞。更实在的是后排,让一个一米八的朋友坐进去,他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不小的距离,活动自如,这在同级里不多见。中间地台是纯平的,这点对家里满载出行特别友好,坐中间的人脚下不再尴尬。而且后排那俩独立头枕能四向调节,加上靠背支持10度往后躺,长辈们一坐就能找到他们喜欢的“半躺”姿势,说这承托感挺好。

再聊聊这套座椅,坐感确实下了功夫。它不是那种一味求软的沙发,而是分了三层。表层是3厘米的记忆棉,保证了初坐的贴合感;往下是5厘米的高回弹海绵负责撑住身体,最底下还有2厘米的支撑棉防止坐久了塌陷。仿皮材质有8毫米厚,表面打了2毫米的孔,说是能让夏天透气性好三成,这点等天热了再验证。主驾的12向电调,特别是那个4向腰托,开长途时对腰部的支撑感很明显,确实能缓解疲劳。车里零零碎碎的东西多,这车的储物设计就显得很贴心。全车给了22个储物格,门板那个槽深12厘米,随手放水瓶雨伞很稳当。后备箱的常规容积就有430升,上次全家露营,按4/6比例放倒后排座椅能扩展到1415升,帐篷、折叠桌椅、烤炉这些大件都能轻松塞下,作为家庭用车,它的装载能力是完全过关的。

开了一段时间零跑B10,它的底盘质感确实是我没想到的,能明显感觉到那种欧洲车特有的厚重感和韧性,后来才知道是Stellantis的团队参与了调校。它那个LMC融合控制技术,感觉就是背后的大功臣,在市区里开,路面上那些细碎的颠簸基本都被过滤掉了,坐着很舒服;但真要开快点,比如快速并线或者过弯的时候,车身的支撑又很到位,不会有那种软塌塌要失控的感觉。加上它是后驱布局,车身动态很灵活,5.1米的转弯半径在城市里简直太实用了,很多窄路一把就能掉头,非常方便。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点,就是整个车架的整体感特别强。这应该得益于它用了不少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开起来感觉车身非常扎实,过一些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时,底盘传递上来的感觉很整,没有松散的异响。前阵子在个窄路上不留神,侧面蹭到了金属护栏,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以为这下得花不少钱修了。结果下车一看,就是漆面花了点,车身结构一点事儿没有。这种小意外反而让我对这车的用料和安全性踏实了不少,感觉关键时刻是能靠得住的。

聊到零跑B10,我最近还真挺感慨的。作为一台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它9.98万到12.98万的定价一出来,我就觉得有点意思了。你现在拿这个预算去看同价位的合资SUV,比如XR-V或者缤智,坐进车里那种感觉差别太大了。它们还停留在纯粹的燃油代步阶段,车机系统可能就一块小小的屏幕,功能很简单。而B10给你的,是一整套体验上的升级,尤其那些驾驶辅助功能,在跑长途或者路况复杂时能帮上不少忙,让整个过程轻松一些。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配置堆砌了,而是用车理念上的差异。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10万出头的家用SUV,发现零跑B10最近的动作挺有意思。他们现在全系都给了一个3000块的限时优惠,虽然数额不大,但对于这个价位的车来说,也算是实实在在的让利了。我算了下,最基础的版本,九万多块钱就能搞定;要是你对续航和驾驶辅助系统有点要求,那个带激光雷达、能跑600公里的版本,现在十二万多点儿就能谈。这个价格在同级别里确实挺能打的,毕竟零跑在海外市场也铺开了,还能给国内用户这个价格,挺有诚意的。

看了一下他们的数据,九月份卖了六万多台,今年前九个月交付了快四十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28%,这势头确实挺猛的。而且他们给首任车主的那个“三电+整车”终身质保政策,说实话,对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确实能省不少心,毕竟大件坏了那可不是小钱。如果你的预算也卡在10到12万这个区间,想找一台样子过得去、车里空间够大、配置也比较跟得上潮流的家用SUV,我个人觉得,光听别人说没用,最好还是趁着十月份这个活动还在,自己去店里坐一坐、开一圈。感受一下那个驾驶辅助系统用起来顺不顺手,空间对你家够不够用。开完之后你心里就有数了,看看它是不是你心里的那个“价值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