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比亚迪腹地,丰田销量逆势增长,卡罗拉双擎等新能源销量亮眼
当大众、本田、日产等合资车企都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时候,丰田的成绩单却十分亮眼。今年一季度,丰田在华销量38.74万台,同比增长了3.6%,尤其是3月份的数据,单月销量突破15.51万台,同比猛增15.3%。
在整个新能源 浪潮强势席卷、合资车普遍受压的大环境下,丰田 的逆增长到底是长期积累的厚积薄发,还是这个国际一线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回光返照”?
虽然销量不错,但主力还是燃油车
虽然销量整体表现不错,但丰田的销售核心却还是燃油车。根据数据显示,光是汉兰达和皇冠陆放这两台车,在一季度就卖了8万台。可能这个数据放在新能源品牌中不太够看,但要知道丰田的产品线是有多么的完善。
而作为丰田的当家车型,凯美瑞 单月销量超2万台,更低端市场的卡罗拉双擎 的销量也能破万,那可是比亚迪的主力市场。甚至就连新能源广泛普及的MPV市场中,丰田的赛那和格瑞维亚联手卖了快四万台。
混动也在努力 但主要受众却来自二三线城市
除了燃油车持续发力外,丰田钻研许久的混动车也在持续发力,丰田铂智3X上市首月就斩获1.5万台订单,但销量背后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
数据表明,在铂智3X的订单中,有超过82%的订单来自二三线城市。而之所以能在下沉市场表现优异的原因,除了官方给出的超3万元置换补贴外,大多数的用户都表示,选择铂智3X的原因是“自己所在城市还没有普及充电桩”。
这种困局对丰田来说很难破,用户对丰田混动的选择并非来自于更多的技术信任,而是充电焦虑所催生出的“过渡方案”,一旦三四线城市的充电网络达到完善,那可能消费者对丰田的选择度会再次下降。
创新只是“防守型” 只谈保值率的丰田还能笑多久?
很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在近乎所有合资品牌都节节败退的时候,丰田却能逆袭而上?
这背后离不开丰田本身的供应链韧性,而更重要的是丰田很会做“中国市场”。在大家都对中国市场足够保守的时候,丰田却加速产出了很多的“特供车型”,比如锋兰达、凌尚等,甚至还在第九代凯美瑞上用上了联合华为打造的车机。
在中国市场,丰田似乎只剩下了“保值率”的不朽传说,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甚至直到现在丰田的展厅里都有人挂着三年保值率72%的金字招牌。
这的确是丰田的底气,在中国市场,丰田有机会实现转型。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