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和则百病消,送你5个穴位,调和五脏,避免各种小毛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纵横知识 2025-07-07 14:31:55

五脏和则百病消,送你5个穴位,调和五脏,避免各种小毛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到换季,睡不好觉、上火、胃口差;有时看着没啥毛病,人却总觉得没劲儿,容易烦躁、容易累。这些“小毛病”并非无缘无故,中医讲,这多半是五脏出了点“小问题”。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是人体最核心的五个“部门”。中医认为,五脏调和,身体的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转。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五脏者,人之本也。”它们就像一个国家的五个重要部门,一旦哪一个出了问题,其他也会受牵连。   现代研究也有了佐证。比如2023年一项发表于《FrontiersinPhysiology》的研究发现,肝脏功能紊乱与情绪波动、睡眠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肾功能下降,哪怕是轻微的,也与慢性疲劳、记忆力下降密切相关。可见,中医讲的“五脏相关”,并不是古人的臆想,而是有其现代生理基础的。   那我们怎么让五脏“和起来”呢?除了饮食和作息,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调理经络、刺激穴位。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经络畅通、气血顺达,五脏自然调和。今天,我就送你5个关键穴位,对应五脏,天天按一按,或能让你远离那些让人烦的“小毛病”。   第一个穴位是太冲穴,属肝经,在脚背上,两脚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肝主疏泄,掌管情绪和气血运行。按压太冲穴,有助于缓解焦虑、头胀、眼干、情绪烦躁等肝气郁结的表现。尤其是女性,经期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大,多半和肝气有关,按这个穴位,往往能明显缓解。   第二个是神门穴,对应心脏,在手腕内侧,小指延长线与手腕横纹交汇处。心主神明,管的是人的精神和意识状态。若你经常失眠、多梦、心慌、健忘,说明心神不宁。睡前用拇指轻轻揉按神门穴3到5分钟,有助于安神助眠。不少失眠患者坚持按这个穴位后,入睡时间明显缩短。   第三个穴位是足三里,属胃经,调脾胃的好帮手。它在小腿外侧,膝盖下四横指的位置。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现在人常吃外卖,饮食不规律,脾胃功能紊乱很常见。你如果经常饭后腹胀、容易拉肚子或者吃不下饭,就可以试试按摩足三里。它还能增强免疫力,老人、小孩都适合。   第四个我们要说的是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距离脊柱大约两指宽的地方。肺主呼吸,也和皮肤、免疫有关。经常咳嗽、容易感冒、皮肤干燥,或是换季时容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肺往往是“虚”的。每天早晚叩击或热敷肺俞穴3-5分钟,有助于提高肺的抵抗力。特别是秋冬之交,艾灸这个穴位,效果更佳。   最后一个穴位是太溪穴,属肾经,是补肾的“明星穴”。它在内脚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肾主藏精,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骨骼、记忆力和性功能。若你经常腰酸腿软、耳鸣、怕冷、头发早白,很可能是肾气不足。揉按太溪穴,不仅能缓解这些症状,还能帮助提升身体的整体精力状态。   这些穴位,简单易找,按摩时不必太用力,以略感酸胀为宜,每次按3分钟左右即可。你可以在每天固定时间,比如起床后或睡前,坚持按一按,就像是给身体做个“内科按摩”。   穴位调理不是万能药,它是调五脏的辅助方式。真正想让五脏“和气生财”,还得从生活里下功夫。生闷气是伤肝的“头号杀手”,爱熬夜最伤心;吃太快、太油是脾胃的大敌;长时间吹空调会让肺“着凉”;而久坐不动、思虑过度,最耗肾精。   中医讲“未病先防”,当我们通过这些细微的日常调整,让五脏保持平衡,很多病根本就不会找上门。而一旦五脏调和了,整个人的气色、精神状态、免疫力都会跟着变好。   身体的改变,不会一夜之间显现,但日积月累的小行动,能悄悄改变你的健康轨迹。五个穴位,五分钟时间,调和五脏,从今天开始,你会发现,原来“无病一身轻”真的可以靠自己实现。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郭书茂

郭书茂

1
2025-07-07 16:10

👍👍

猜你喜欢

纵横知识

纵横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