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媒:俄军空袭利沃夫期间,中国“间谍卫星”9次飞越战区 最近乌克兰媒体又爆出个

乌媒:俄军空袭利沃夫期间,中国“间谍卫星”9次飞越战区 最近乌克兰媒体又爆出个事儿,让人觉得这国际间谍战越来越像科幻片了。10月5日那天,俄罗斯对乌克兰西部发起了一次大动作,扔了53枚导弹和近500架无人机,重点砸向利沃夫地区的能源设施和军事点。结果呢,乌克兰的军事观察平台Militarnyi监测到,中国几颗卫星在那天凌晨到中午,足足飞越利沃夫上空9次。这事儿一出,乌克兰情报部门直接点名,说中国卫星数据可能帮了俄罗斯的忙,用来精准定位打击目标。 先说说那天袭击的具体情况。俄罗斯的这次行动覆盖了乌克兰9个地区,利沃夫挨的打最狠,当地变电站和仓库被炸,造成4名平民死亡,4人受伤。乌克兰防空部队拦截了不少,但还是有损失。Militarnyi的报告基于开源卫星跟踪数据,来自像Heavens-Above这样的平台,他们记录了三颗卫星的轨迹:Yaogan 33(编号47302)、Yaogan 33-03(编号57797)和Yaogan 33-04(编号57958)。这些家伙在低地球轨道上跑,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从午夜到上午11点半,总共9次掠过利沃夫。之后还有Yaogan 34这颗光学侦察卫星加入,预计再飞7次。Militarnyi的记者Dmytro Shumlianskyi在文章里强调,这些卫星装备合成孔径雷达,能穿云层拍高分辨率图像,分辨率能到米级,跟芬兰的ICEYE商业系统差不多,但军用潜力大。 Yaogan系列是中国的遥感卫星,英文叫Yaogan,意思是“遥感”。这个系列从2006年就开始发射,现在超过60颗,在轨运行的不少。官方说法是科研用途,帮着做气象监测、灾害预警和资源调查啥的。但西方和乌克兰媒体总爱叫它“间谍卫星”,因为它搭载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确实能干军事侦察的活儿。Yaogan 33是2022-2023年发射的第二代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取代了老款Yaogan-1。轨道高度700公里左右,覆盖全球,飞越乌克兰这种事儿其实挺常见的,因为轨道设计就是这样,每隔一段时间自然过顶。Militarnyi的分析说,这次飞越不是巧合,因为时间点正好卡在袭击窗口,但也没证据证明卫星变轨或实时传输数据给俄罗斯。 乌克兰情报部门没客气,直接甩出指控。外交情报局的Oleh Alexandrov在简报会上说,有证据显示中俄在卫星侦察上合作紧密,中国数据帮俄罗斯锁定目标,包括一些外资拥有的设施。美国情报评估也附和,说中国给俄罗斯提供全面情报,不光是乌克兰,还监视欧洲北约部队。早两年的事儿,2022年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通过关联公司,从中国长光卫星技术公司买了两颗高分辨率卫星,花了3000多万美元,用在乌克兰和非洲的行动上。这让乌克兰觉得,中国不是中立,而是间接卷进来了。乌克兰前总理甚至公开骂中国是普京的“帮凶”,说这种合作破坏了地区稳定。 中国这边反应很快。外交部发言人10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态,说完全不知情,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卫星情报数据。强调Yaogan系列是和平利用太空的工具,符合国际法,飞越他国上空是常态。克里姆林宫也撇清,发言人说俄罗斯有自己的侦察能力,不靠别人。太空情报共享在现代战争里越来越关键,美国自己卫星最多,Starlink和军用侦察卫星天天飞全球,飞越冲突区的时候也没少干,但媒体很少炒作“美国威胁”。这就有点双标了,中国卫星一出现,就被贴上“间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