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美吉隆坡谈判:边谈边施压的戏码该落幕了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

中美吉隆坡谈判:边谈边施压的戏码该落幕了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谈判,此前两国已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交流多次。美方4月威胁加征125%关税,9月又对中国企业搞科技限制,中方随即收紧稀土出口反制。 这谈判的节奏看着真魔幻,一年之内从日内瓦谈到伦敦再到吉隆坡,地点换了仨,可美方的套路就没变过——先挥大棒再坐下来谈。4月喊着加125%关税,9月又盯着量子计算、半导体这些领域搞技术封锁,转头就拉着中方要谈判,哪有这样“边打边求合作”的道理? 最有意思的是美方这套“施压逻辑”根本站不住脚。他们总说要维护“公平贸易”,可自己恰恰卡着全球产业链的脖子。9月那波科技限制刚落地,美国军工企业就先慌了神,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宙斯盾”雷达全离不开中国稀土,洛克希德·马丁甚至被迫停了部分生产线。要知道,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美方就算有矿山,短期内也补不上技术缺口。 中方的反制从来不是意气用事,而是精准打在“痛点”上。稀土被称作“工业维生素”,不光军工离不开,新能源汽车、高端芯片这些美国想抢占的新赛道同样依赖它。中方收紧出口后,国际稀土价格短短几周就涨了230%,美国企业要么高价买合规货,要么铤而走险搞走私,前段时间查获的120吨走私稀土,原定就是给F-35雷达用的。这不是“卡脖子”,是让美方看清:产业链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威胁得来的。 更露怯的是谈判桌上的细节。美方代表刚落地就喊“无法忍受贸易不对等”,财政部长甚至急到指责中方谈判代表“举止不敬”,想逼着中方换谈判人员。这种把情绪当筹码的做法,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焦虑——过去习惯了“美国优先”,如今中国在稀土、新能源这些领域站了上风,他们就受不了了。嘴上说“无意脱钩”,转头就搞技术封锁,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谁还会当真? 中方的沉稳反倒更显底气。面对美方的刁难,直接让谈判代表卸下其他职务专心应对,还同步更新了稀土技术出口目录。不跟你吵嘴皮子,只用政策说话,这才是博弈的底气所在。毕竟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这,最完整的产业链在这,美方真要“脱钩”,先扛不住的是自家消费者和企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