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

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地拿起话筒,略带醉意地说:“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话筒那边说:“小兵恩来!”   1955年的授衔评定,是对开国功臣的一次集体致敬,却让素来直性子的许世友犯了难。这位从黄麻起义走出来的猛将,红军时期当过军长,抗战时守过山东,解放战争里横扫华东战场,早已习惯了在战场上争胜负、论高低。   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他心里的疙瘩藏都藏不住。不是贪慕虚荣,而是觉得自己的战功与资历该有更匹配的认可,这份执拗里,还藏着对红四方面军老战友的牵挂。   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对话。而那个自称是“小兵恩来”的人,正是周恩来总理。半开玩笑的四个字,瞬间浇醒了许世友的酒意。这声自称里藏着的智慧,比任何严厉批评都有力量。   周恩来太懂许世友了,知道这位烈性如火的将军吃软不吃硬,讲大道理没用,不如用这种平等又带着点拨的方式敲醒他。   后来,两人见面时,周恩来没有直接谈军衔,而是提起毛主席主动辞掉大元帅军衔,提起那些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无名战士。   话里藏着的道理像茅台一样醇厚:“许将军,你想想,当年跟你一起参加黄麻起义的弟兄,有多少没能看到今天的胜利?我们活着,还能穿上军装领军衔,不就是最好的嘉奖吗!”   许世友常说:“周总理是我最敬佩的人。” 这声服气里,藏着的是对共产党人“让衔”境界的敬佩。要知道,当时周恩来自己也主动放弃了元帅军衔,这种“争在战场、让在名利”的格局,正是对他最好的教导。许世友一辈子敬重能打胜仗、不贪名利的人,周恩来恰恰是这样的人。   1955年授衔后没多久,一江山岛战役打响。许世友主动请缨上前线,带着上将肩章在指挥部里昼夜不眠,制定登陆战术,最后指挥部队只用两个小时就拿下了岛屿,打出了新中国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胜仗。   晚年时,他回到河南新县老家,特意去了烈士陵园,把随身带的茅台倒在战友墓碑前,一边倒一边说:“弟兄们,我来看你们了,现在日子好了,我带好酒给你们喝。” 那场景里的赤诚,跟他当年在战场上护着战友的模样一模一样!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许世友始终坚定地站在正确的一边。当有人试图挑拨他与周恩来的关系时,他坚决表示:“我许世友跟着毛主席、周总理干革命,永远不会变!”这份忠诚,是经过长期考验的革命情谊。   如今再回顾那通“大将军”与“小兵”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真性情。有不甘,有执拗,但也正是这份执拗,铸就了他们坚定地信仰!向伟大的英雄致敬!英雄人物 致敬   文|墨海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