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不可耐,给贝森特下了一个要求,赶紧打电话去“催一催”中国! 要论特朗普为啥急成这样,得先看看美国农场主的日子有多难熬。2025 年这年,美国农业堪称 “多灾多难”:4 月特朗普刚搞出个 “对等关税”,中国反手就把大豆订单全转向了南美,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跌成了零。 到了收获季,玉米、大豆堆在仓库里发霉,芝加哥期货价格涨了又跌,投资者都看透了 “特朗普式承诺” 的虚头巴脑。艾奥瓦州的农场主比尔对着空粮仓叹气,他去年借的 40 万美元贷款快到期了,可今年连一单中国订单都没接到。 要知道,以前中国可是吞了美国一半的大豆出口。更惨的是威斯康星州的奶牛场主,上半年两度申请破产,拿到的 4 万美元联邦救助连员工工资都不够发,最后只能把牛奶倒进水沟。 特朗普心里门儿清,这些农民可是他的 “票仓基本盘”。2025 年前七个月,美国农业贸易逆差飙到 336 亿美元,破产农场数量创四年新高,93 家农场主扛不住关门大吉。 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都急得公开喊话:“中国市场关系到我们的生计!” 这种时候,特朗普要是拿不到中国订单,明年选举别说是 “红脖子”,恐怕连农业州的议员都要跟他翻脸。 可尴尬的是,美国自己把路走窄了。嘴上喊着让中国买农产品,背地里却在违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中方 2020 年就提交了山东无禽流感区的认证材料,美方硬是拖着不办,导致中国禽肉没法输美。 贝森特 9 月刚花 200 亿美元救助阿根廷,转头就看着阿根廷取消大豆出口税,把 20 船低价大豆卖给了中国,抢了美国的生意。 当时有条短信直接骂到贝森特眼前:“我们救了阿根廷,他们却帮中国压价,你被当傻子耍了!” 这种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操作,让美国的 “催单” 显得格外可笑。 反观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采购的 “冤大头” 了。这些年中国悄悄布局,把大豆进口的 “鸡蛋” 分到了不同篮子里:2025 年巴西大豆占了中国进口的七成以上,每吨价格比美国便宜 15 美元,还签了长期供货合同。 国内库存更是堆到 9000 万吨的高位,就算一年不买美国大豆也不愁断供。更厉害的是,中国在巴西买了上百万亩农场,自己种大豆、搞加工,连豆油和豆粕都能出口到东南亚,把产业链牢牢抓在手里。 特朗普 8 月喊着让中国把订单扩大四倍,可中国采购只看市场:价格合适就买一点,库存够了就停手,11 月中旬才买了 33.2 万吨,连釜山会晤承诺的零头都不到。 最妙的是中国的 “节奏把控术”。11 月 17 日美国农民快绝望的时候,中国突然抛了个 84 万吨的大豆订单,却是以高价成交 —— 反正南美大豆有的是,买美国的不过是给点面子。 这就像给饿肚子的人扔块面包,却要他先付高价,特朗普想拿订单当 “政绩”,还得看中国的心情。有经济学家戳破真相:“以前是美国卡中国脖子,现在中国库存够、渠道多,美国农业反而被牵着鼻子走。” 特朗普催贝森特打电话的背后,藏着美国霸权的没落。以前美国动辄用关税威胁,中国不得不被动应对;现在中国把供应链建得稳如泰山,美国反而要放下身段 “求采购”。 可他们又拉不下脸真的低头,只能让财长私下打电话试探,嘴上还得喊着 “按计划进行”。这种 “死要面子活受罪” 的样子,和南海摔了飞机就灰溜溜跑路的 “尼米兹” 号航母如出一辙 —— 都是外强中干的写照。 更要当心的是,美国急了可能耍阴招。就像 “尼米兹” 号跑路后还留着反潜机捣乱,特朗普要是拿不到订单,说不定又会加征关税、找借口打压中国企业。 毕竟他的行政令里早就埋了伏笔:“中国要是不履约,我随时改命令。” 这种反复无常的 “交易艺术”,我们见得还少吗? 说到底,特朗普的催单电话打不打都一样。中国采购的笔握在自己手里,看的是市场规律,讲的是对等尊重。美国要是真想买卖做成,先把山东的无疫认证办了,把加的关税降了,别再搞 “一边求合作一边搞打压” 的把戏。 否则就算贝森特把电话打爆,中国的订单也不会来得更快 —— 毕竟现在的主动权,早就不在美国手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