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张维)“‘十四五’以来,陕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开放通道持续畅通、清洁能源体系不断完善,在工业升级、农业转型、服务业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四大领域我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2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榆林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陕西“十四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武民介绍,“十四五”以来,陕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全面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基础设施四大领域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一企一策”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谋划实施了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重大现代煤化工项目,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产业能级大幅跃升,新增煤基化工产品产能超过800万吨/年、产值近500亿元,绿色转型不断取得进展,其中一些低碳技术得到实施应用,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转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天然气、原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第4位。一批重大能源化工、电力外送、资源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全省能源供给基础进一步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编制印发了培育新型显示、超导、增材制造等16个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10.3%;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112%,产量规模居全国前三。三星西安工厂闪存芯片产能占全球15%,西安奕斯伟12英寸大硅片项目产能全国第一。未来产业布局全面推开。陕西省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机、分子医学等领域加大投入,谋划建设空天动力、第6代移动通信、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先导区。全省乡镇以上行政区、重点商贸圈、交通枢纽节点均实现了5G网络高质量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