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突然发文点破了一个判断:经过多年正面较量,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 这话不是恭维,而是被一轮轮加税、实体清单、供应链重排逼出来的现实。 这些年美国又是加税又是搞实体清单,还想把供应链搬走,本以为能拿捏住我们,没想到反而让中国越挫越勇,硬生生在绝境中拼出了一片天,现在不管是经济底气还是技术硬功,都足以和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谁还记得几年前美国动不动就对中国商品加关税,最狠的时候平均关税都冲到了 47.6%,以为这样能让中国出口崩盘。可结果呢? 2025 年中美磋商后关税降到 20%,我们对美出口降幅直接从 26.5% 收窄到 17.7%,整体出口拖累也少了 1.3 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加税没打垮我们,反而让中国企业明白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转头就开拓了欧洲、东南亚这些新市场。 现在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 30%,连续 15 年世界第一,不管是家具玩具还是机械设备,全世界都离不开中国造,美国就算想找替代国,也没人能像中国这样既保证质量又稳住产能。这就是实力,美国越打压,我们的市场根基越稳。 再说说美国最得意的实体清单,动不动就把中国企业列进去,想断我们的技术活路。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卡脖子反而卡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爆发力! 就说华为,被美国断了芯片供应、踢出谷歌服务,全世界都以为华为要完了,结果华为硬生生砸钱搞研发,现在不仅 5G 专利占全球 15%,成了全球第一,整个中国的 5G 核心专利更是占到了 40.8%,比美国的 15.1% 高出一大截。 还有中芯国际,以前大家都担心芯片造不出来,现在人家 14 纳米先进芯片技术已经规模化量产,良率稳定在 95% 以上,营收占比都达到 28%,虽然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至少我们不用完全看别人脸色了。 现在美国想再用技术封锁拿捏我们,根本不好使,咱们自己的技术队伍已经顶上来了,这就是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底气。 美国还想搞供应链重排,让企业从中国迁走,以为这样能掏空中国的产业根基。可事实呢?中国的产业链不仅没垮,反而越来越全、越来越强。 就说新能源汽车,以前美国还想在这个领域卡我们,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卖得风生水起,不管是技术还是产能都遥遥领先。还有光伏产业,从硅料到组件,整个产业链我们都牢牢抓在手里,全球大部分光伏产品都是中国造。 更关键的是,我们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离不开稀土,而中国的稀土加工产能在全球占绝对优势,真要动真格,美国的产业链也得受影响。 这两年美国暂停了对华海事、物流的 301 调查,还取消了部分关税,说白了就是他们自己也扛不住供应链动荡的代价,这难道不是中国实力的最好证明?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 GDP 现在是 19.4 万亿美元,美国是 30.62 万亿美元,占比 63%,好像还有差距。但大家要明白,“平起平坐” 不是说每个数字都一样,而是在关键领域我们有了抗衡的实力。 以前美国说制裁谁就制裁谁,现在他们得掂量掂量;以前全球规则美国说了算,现在中国的声音他们不能不听。就像 5G 技术,美国再怎么反对,全球还是有一半以上的 5G 专利在中国企业手里; 高铁技术我们从引进到超越,现在全世界都来学中国标准;空间站我们自己建起来了,太空探索不再受制于人。 这些实打实的成就,都是美国一轮轮打压逼出来的,他们越想让我们屈服,我们越要争气,现在终于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能堂堂正正和美国平起平坐了。 中国今天的实力,没有半点水分,全是靠自己的双手拼出来的。美国的加税让我们学会了开拓新市场,实体清单让我们搞成了自主研发,供应链重排让我们完善了产业链。 《纽约时报》的判断不是恭维,是他们终于看清了现实: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国家了,现在的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和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话。 未来不管美国还想耍什么花招,我们都不怕,因为越打压越强大,这就是中国的硬气,也是我们能和美国平起平坐的硬核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