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2025年1

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2025年10月,石破茂带着20.8%的内阁支持率卸任日本首相,算上2024年10月首次就任,他的首相任期虽满打满算不足一年,却成了近二十五年里,中日关系中最让人觉得“靠谱“的日本掌舵人。  日本政坛在2024年9月底迎来剧变,自民党总裁选举中,石破茂以215票险胜高市早苗,10月1日正式接任首相。这次更迭源于岸田文雄内阁支持率长期低迷,政治资金丑闻频发,自民党内派系重组加速。石破茂作为无派系代表,长期在防卫和农业领域积累经验,他的上台标志着日本从安倍时代遗留的鹰派主导,向更注重内政平衡的方向微调。面对国内经济疲软、日元贬值压力,他上任伊始就强调稳定周边环境,避免外部摩擦加剧民生负担。这与前任岸田文雄一味追随美国印太战略,形成鲜明对比。石破茂的施政方针中,外交部分明确提出“建设性稳定关系”,这在日本政界被视为对华务实信号,却也引发党内保守派不满。 中日关系在石破茂任内出现转机,主要体现在高层互访和机制重启上。2024年11月15日,在秘鲁利马APEC峰会期间,石破茂与中方会晤,确认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强调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这次会晤后,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于12月25日访华,推动人文交流共识,包括新设10年多次往返签证和短期免签延长,回应中方对日国民的类似举措。2025年3月21日,王毅外长访日,与石破茂会面,重申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的重要性。石破茂回应时,表示尊重中方立场,愿加强各层级对话,减少悬而未决问题。这些互动打破了2019年以来执政党交流中断的僵局,正值华盛顿推动供应链重组,日本右翼势力鼓噪边境警惕,石破茂的举动显示出对经济互补的清醒认知,避免了前任时期“政冷经热”的尴尬局面。 经济合作是石破茂对华政策的另一亮点。任内,日本推动农产品准入谈判,2025年春季,中方放宽对日樱桃、葡萄等品种的检疫标准,日本相应简化汽车零部件进口审核。这直接惠及两国农业出口,山东寿光等地农户通过技术交流,提升彩椒品质,进入日本市场,收入显著增加。同时,5G基站建设中,软银与华为合作获默许,避免了彻底“脱钩”。中日贸易额在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增长8%,涵盖环保、地震救援等领域,三项合作协议落地。这些举措并非空谈,而是基于石破茂早年经验:2007年任防卫相时,他主导中日海上联络机制,防范东海意外碰撞;农业大臣期间,率队赴华推广高品质作物栽培。这些旧账在新政中兑现,体现了务实作风,却也遭国内批评为“让利过多”。 敏感议题处理上,石破茂展现克制。2025年5月,日本飞机接近钓鱼岛事件发生,中方海警驱离后,他未高调宣示主权,仅通过官房长官呼吁对话管控分歧。这与安倍时期炒作“台湾有事”的做法大异,避免了局势升级。同月,美国敦促南海联合军演,石破茂优先周边稳定,未派舰艇参与。经济安全保障法修订中,虽提及关键领域选项,但未针对中国企业执行,留出灵活空间。历史问题上,2025年8月15日战殁者纪念仪式,他强调铭记战争教训,未回避加害责任;10月发表战后80年见解,承袭历任正视历史立场,未参拜靖国神社,也否决党内修宪提议,称非激化矛盾时机。这些表态在自民党内“拜鬼”风气下,超出投机范畴,赢得中方认可,却加剧国内右翼反弹。 石破茂的内外平衡并非一帆风顺。美日同盟仍是日本外交基石,2025年1月,他访美与特朗普会谈,确认强化网络合作,却也表达对关税担忧。特朗普重申对日钢铁铝征收25%关税,石破茂通过谈判争取豁免,以农产品交换缓冲冲击。这反映出日本在中美间求稳的困境:一方面深化日美韩澳印框架,另一方面拓展对华经贸,避免被卷入对抗。国内层面,自民党2024年10月众议院选举失利,联盟席位跌破多数,石破茂少数派执政,预算案通过需拉拢在野党。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再度惨败,支持率仅20.8%,党内逼宫声浪高涨。高市早苗等保守派指责其“亲中”,社交媒体上反华情绪升温,称其忽略历史民族主义。这些压力源于日本社会对华认知分化: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视中国为威胁,但经济界呼吁合作,石破茂试图桥接,却难两全。 中日关系未来走势取决于多方博弈。2025年是战后80周年,日本需正视历史,北京则强调四个文件原则。石破茂时代虽短,却证明务实外交可缓和摩擦。面对特朗普不确定性,日本或加强自主,平衡对美对华。两国经济潜力巨大,脱钩断链非理性选择。石破茂的经历警示:政客易变,利益永恒。唯有恪守共识,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