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竹笋立大功?医生发现:经常吃竹笋的人,用不了多久,或有5好处

每天清晨,家住江南水乡的李阿姨总喜欢端上一碗豆腐竹笋汤,咬上一口爽脆的竹笋,心满意足地说:“这身子是真舒服多了。”刚满6

每天清晨,家住江南水乡的李阿姨总喜欢端上一碗豆腐竹笋汤,咬上一口爽脆的竹笋,心满意足地说:“这身子是真舒服多了。”

刚满60岁的她,几年前常有肚子胀、不消化、体检单上血脂也偏高。可自从和老姐妹们交流以后,坚持每周吃两三次竹笋,身体竟有了不少变化: 肠道轻松、体重下降、连医生都感叹“血脂管得真好!”

不少人认为,竹笋寒凉难消化,甚至会伤胃、涨气,所以“能不吃就不吃”。但最新的医学观察却发现,适量摄入竹笋的人,往往悄悄收获5个健康好处。这些变化,有的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更有可能,是你保持活力的“健康密码”。

竹笋,真的能带来如此大功效吗?它又适合哪些人、怎么吃才安全?这个你忽视的细节,或许正决定着身体多项指标的变化。

竹笋,是不是值得日常坚持?权威医学这样说

近年来,竹笋频频出现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食物成分》等权威文件中。这并非偶然,每100克竹笋仅含约20~27千卡热量,同时拥有3克左右的膳食纤维,远超多数常见蔬菜。

医生们的临床观察显示:经常吃竹笋的人,其肠道、体脂、血脂、免疫乃至炎症水平都有积极变化(数据来自全国多中心营养干预和门诊体检结果比对)。

为什么小小一根竹笋,有如此潜力?

竹笋中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

能给肠壁带来“机械按摩”,帮助增加肠道蠕动和益生菌多样性,改善便秘和腹胀。有研究显示,成年人每日纤维摄入增加25克,便秘发生率可下降约30%。竹笋无疑是便秘或者亚健康人群的“优选”。

竹笋低热量、高饱腹的特性

对控制体重很关键。参与12周饮食干预的“竹笋组”,人均体重下降幅度高出对照组近12.6%,腰围和体脂率也同步下降。

竹笋中的植物固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能协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每天摄入2克植物固醇,血脂水平下降6%~10%不等,竹笋虽含量有限,但日积月累效果也不容忽视。

此外,竹笋富含多种多酚抗氧化物质(如绿原酸、类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炎症指标的作用,对心脑血管有协同保护。

对全球慢性疾病监测的数据显示,长期富含植物抗氧化成分的饮食,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下降约18%。

更值得关注的是,竹笋多糖有益微生态,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探索竹笋对肠道屏障功能的潜在益生元作用。

也就是说,经常科学吃竹笋,并非“随便搭配个菜”,长期连续就能带来上述“5大好处”。

坚持吃竹笋一段时间,身体或许会收获这些积极变化

肠道畅快,身体轻盈

竹笋中的纤维如“清道夫”,帮助清除肠道宿便,促进粪便成形,改善便秘。李阿姨此前三四天一趟厕所,自引入竹笋菜品后,几乎每天顺利排便,肚子轻盈不少。

体重下降,脂肪合理分布

竹笋低热量高水分、饱腹感强,持续食用带来的热量控制效应,显著优于普通根茎蔬菜。营养学研究中,竹笋为主食材的干预组,比对照组平均体重下降幅度高达12-15%,特别适合想瘦身的中老年朋友。

血脂管理,呵护心血管健康

竹笋中植物固醇与可溶性纤维协同,有效妨碍胆固醇吸收、促进胆汁酸排泄。门诊体检发现,每周食用2-3次竹笋的人,血清胆固醇平均下降0.4-0.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改善效果明显。

抗氧化、降低慢性炎症

竹笋多酚类物质,可以清除身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抑制慢性低度炎症。有饮食模式研究证明,爱吃竹笋的人群,体检报告中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较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更低。

肠道生态优化,免疫力提升

竹笋的多糖和纤维能促进益生菌生长,增强肠道免疫防线。新近的实验数据显示,坚持摄入新鲜竹笋3个月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提升,感染和炎症风险降低14%。

当然,竹笋并非“万能钥匙”。医生提示: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需忌口,因为竹笋嘌呤较高。消化系统虚弱、肾结石、术后恢复人群,也不宜多吃或需在专业医嘱下谨慎参与。

怎么吃竹笋效果最好?医生教你这五招

科学摄入频率。推荐每周2-3次,每次约50-100克,既发挥营养,又降低潜在负担。

注意烹调与搭配。建议焯水去草酸,搭配豆腐、鸡肉、蘑菇等高蛋白温热性食材共食,减少肠胃刺激,提升营养互补。

选购新鲜竹笋。春末夏初的新竹笋,多酚和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应优先选择色泽嫩黄、无异味的个体。

尽量不过量食用。高嘌呤人群避免大量摄入,普通人也要遵循“适量为宜”,不可因竹笋低热量而一次性大吃。

避免空腹食用。竹笋“性寒”且纤维粗,肠胃敏感者应饭后适量食用,不宜空腹单独进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王洪涛,刘晓丹.“竹笋膳食纤维及其健康功能研究进展”.食品与发酵工业

蒋劲松,王月.竹笋膳食纤维和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食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