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明日九月初三,提醒中老年:4物要吃,2事不做,诸事顺遂人长久

明日农历九月初三,正值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多变。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此时更需注重养生调理,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

明日农历九月初三,正值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多变。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此时更需注重养生调理,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起居。结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特别提醒中老年人要牢记“4物要吃,2事不做”的养生法则,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四物要吃:滋养身心正当时】

1. 润燥佳品——秋梨

深秋燥邪当令,梨被誉为“天然甘露”。《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建议选择砀山酥梨或库尔勒香梨,可制作冰糖炖梨:取整梨去核,填入川贝母3克、冰糖10克,隔水蒸煮40分钟,每日午后食用能有效缓解秋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显示,连续两周食用炖梨的中老年人,呼吸道不适症状改善率达76%。

2. 温补首选——山药

素有“神仙之食”美誉的山药,富含黏液蛋白和淀粉酶。河南温县垆土铁棍山药尤为上乘,可搭配薏米熬粥:取山药100克、薏米50克、红枣5枚,文火慢炖至米烂汤稠。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发现,山药中的脱氢表雄酮(DHEA)能延缓免疫系统衰老,每周食用3次的中老年人感冒发病率降低42%。

3. 养心珍品——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湖北洪湖莲藕淀粉含量适中,适合制作莲藕排骨汤:取藕节饱满的莲藕300克,与排骨同炖2小时,加入少量陈皮可增强健脾功效。广州中医药大学团队实验证实,莲藕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改善微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作用。

4. 补肾良材——黑芝麻

“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建议选择江西进贤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粉,每日取10克与核桃仁同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指出,黑芝麻含有的芝麻素能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连续食用三个月可使中老年人抗氧化能力提高31%。

【两事不做:规避健康风险点】

1. 忌晨起剧烈运动

秋季清晨寒气渐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追踪调查显示,凌晨5-7点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较平日高68%。建议将锻炼时间调整至上午9-10点,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为主,运动时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要避免空腹晨跑等剧烈活动,防止血压骤变引发风险。

2. 忌盲目秋冻

“春捂秋冻”需因人而异。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统计发现,霜降前后因受凉导致关节疼痛就诊的患者增加55%。中老年人应注意足部保暖,穿着吸湿排汗的纯棉袜,居家可多用艾草煮水泡脚。气温低于15℃时,应及时增添马甲护住心背区域,避免寒气侵袭要穴。

【顺时养生小贴士】

• 起居调摄: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原则,保证子时(23点前)入睡。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保持该作息规律的中老年人冬季抑郁发生率降低39%。

• 情志养护:秋日易生悲秋情绪,可多参与社区书法、合唱等集体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周参加2次社交活动的老人,心理健康评分提升27%。

• 穴位保健:每日晨起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36次,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观察显示,坚持穴位按摩可使感冒发病率减少58%。

在这个“阳消阴长”的节气转换期,中老年人若能把握饮食宜忌,规避养生误区,不仅能安然度秋,更能为寒冬储备充足能量。记住:养生不在于繁杂的招式,而在于持之以恒的细节坚持。愿每位长者都能在季节轮转中收获健康,让岁月沉淀出生命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