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才刚过完60岁生日,前一天还跟孙子玩得不亦乐乎,第二天凌晨就猝死在了厕所。”
听起来是不是像电视剧?可惜,这不是戏,这是我亲眼经历的一个病例。

冬天的心梗,来得比寒潮还快。很多人都以为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实中,心梗发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不到40岁。更令人揪心的是,每年冬季,心梗突发死亡人数都会明显激增。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临床上的冷酷真相。
心梗,全称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它就像一个“不声不响的杀手”,来不及打招呼,就已悄然取命。而寒冷,正是它最钟爱的“帮凶”之一。
他本以为只是“心口疼”,结果命没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去年腊月二十九的晚上,急诊来了个52岁的男患者,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一边捂着胸口一边喘着粗气。他的家人说他下午开始感觉“心口闷”,以为是胃病,喝了点热水忍着,结果晚上突然晕倒。
我们立刻做心电图,发现严重的ST段抬高,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赶紧推进导管室做介入,可还是晚了三步。血管堵得太久,心脏已经大面积坏死,抢救无效。
他老婆当场瘫坐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他一点征兆都没有啊,他平常还锻炼呢!”

这样的病人,我每个冬天都能碰上十几个。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寒冷的低估,对身体信号的忽视。
冬天为什么是“心梗高发期”?冬季气温骤降,人体为了保暖,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这时候,本就狭窄的冠状动脉更容易被血栓彻底堵死。
有研究指出,在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增加30%以上。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急性心梗住院人数最高的三个月。而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内经历了明显的寒冷刺激,比如凌晨起夜、清晨外出、洗冷水澡等。
再加上冬季节日多,很多人熬夜、吃得油腻、情绪激动,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分年龄,心梗照样找上门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心梗离自己还远得很。但近年来3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在逐年增加。这跟现代人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
长时间熬夜、抽烟酗酒、高压工作下的情绪波动,再加上动不动就点外卖、吃高脂高盐的食物,让血管提前“老化”。
我接诊过一个29岁的程序员,凌晨两点突发胸痛,120送来后直接进导管室。我们从他冠状动脉里拉出了长长的一条血栓。他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心梗了?”

说到底,心梗不看身份证,它只看你对身体的“透支程度”。
无论多大年纪,天冷一定守住这4个要命原则不是医生危言耸听,而是我们真的见得太多了。只要你活在北方的冬天,或者家里有老年人,这四个原则,你必须记牢——
天冷莫猛起,一醒就冲出被窝等于自杀早上醒来时,切勿猛地起床,尤其是老年人。这个时候血压波动最大,心率不稳定,容易诱发心梗或脑梗。醒来后,在床上躺2分钟、坐2分钟、再慢慢起身,是最保险的做法。

我的一个熟人就是因为“起床太快”,洗脸途中晕倒,送医途中心跳骤停。
洗澡别贪快,水温不高于40度才安全冬季洗澡是“高危活动”,很多人喜欢用高温水快速冲洗,但这会导致血管突然扩张,一热一冷之间,心脏受不住。正确做法是:先预热浴室、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水温控制在37到40度,洗前喝点温水,洗后擦干头发足部。
不要硬扛胸痛,别把心梗当“胃病”
这是最致命的误区。很多人觉得胸痛就是“吃坏了”或“胃不舒服”,就自己吃点药忍一忍。其实心梗的疼痛常常不是剧烈,而是闷闷的、压迫感、左肩或后背放射痛。
如果胸口闷痛超过15分钟,伴随出汗、呼吸困难、乏力,请立刻拨打120,不要自己开车!
药不能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药冬天病情易波动,很多老年人怕副作用或觉得“最近挺好”就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他汀类药物,一旦停用,容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

有个病人术后一年,觉得“吃药麻烦”,偷偷停了阿司匹林和他汀,结果半年后再次心梗,差点命丧二次。
别再迷信“年轻就安全”,心梗从不挑人你可能听说过,“熬夜猛如虎,一查血脂五六五”。这是玩笑话背后的残酷现实。很多人心梗发作前的体检都“正常”,但心梗是血管突然堵死,不是慢慢变坏,它不像糖尿病那样有明显预兆。
我们医生有句话:“第一个心梗,是心脏对你最后的警告。”
而一旦你错过这个信号,第二次,可能就不是住院,而是送殡。
多个“心梗年轻化”案例,敲响警钟2024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登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指出,我国35岁以下心梗患者比例已超7%,其中70%为男性,大多数有吸烟史、高脂饮食、家族病史等危险因素。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40%的年轻心梗患者,发病前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直接以猝死为首发表现。
这说明什么?说明心梗不是“老年病”,它是“生活方式病”。
要命的不只是冷,还有你对它的轻视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就安全了。但你有没有定期查血脂?有没有控制好体重?有没有家族性高血脂?有没有高血压自己都不知道?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首先是认知上的“破冰”。不要觉得“我没事”,因为心梗来临前,99%的人都以为自己“没事”。
所以再说一次:无论你多大年纪,天冷的时候都要守住这4个原则。不是因为冬天可怕,而是因为你不知道它会对谁出手。
你有没有忽视过一次胸闷?有没有亲人在冬天突然晕倒?你觉得心梗真的离你很远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或疑问,我们一起守护心脏这一颗“沉默的英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张晓玲,李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冬季发病特点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1):23-27.[2]刘志强,吴伟,张丽.冬季寒冷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10):957-961.[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摘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505-515.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