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随着冬季来临,红枣再次成为养生圈的焦点。
亲朋好友常说冬吃红枣特养人,但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发现不对劲了——
“咦,怎么吃着吃着口腔溃疡上火了?”
“吃多了胃胀胀的,总感觉消化不了”
“而且有时候不仅不补上来,舌苔还变腻了?”
其实,红枣的补益之力得益于其味甘能守中,津液滑润且微有辛味,能通九窍。它特别适合少气少津液者进补,但前提是“用之得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如何正确吃红枣,让这寻常食品发挥不寻常的养生功效。
第
1
点
—The First—天然红枣的养生奥秘
先给红枣正个名:它可不是普通零食,在中医眼里是实打实的“平民补品”。《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张锡纯老爷子就夸它 “虽为寻常食品,用之得当能建奇功”—— 这话可不是吹牛,红枣的本事全在它的性味里。
它味甘,甘能“守中”,就像给脾胃盖了层暖被子,能补脾气;里头的津液滑润,还带点淡淡的辛味,辛能通窍,能帮着把营养送到身体各个角落;津液本身又能补咱们身体里的 “水液”,所以少气乏力、口干舌燥的人吃了,确实能感觉到舒服。
但问题就出在“用之得当” 这四个字上。现在人吃红枣,要么 “瞎吃”,要么 “猛吃”,难怪会出问题。
第
2
点
—The Second—好多人没搞懂红枣的“脾气”
1
生吃党
不少人觉得新鲜红枣脆甜,洗干净就能啃,多方便。但《调疾饮食辩》早早就提醒过:“生枣未经蒸煮,性尤劣,食之过多,令人腹胀。” 生红枣的皮又硬又韧,脾胃得费老大劲才能消化,要是本身脾胃就弱,吃多了直接给脾胃 “加负担”,时间长了还会生痰湿 —— 你看那些生吃枣后舌苔变腻的,就是痰湿找上门了。
2
煮水党
很多人喜欢用红枣煮水,觉得这样温和,还能喝汤。但为了“不浪费”,往往煮一大锅,连汤带枣全吃了。可别忘了,红枣本身含糖量不低,吃多了就像给身体 “浇糖水”,滋腻得很。痰湿体质的人这么吃,等于 “火上浇油”,痰会越来越多,嗓子里总像有东西卡着。
3
暴食党
还有人更夸张,把红枣当饭吃,一次能吃一把。中医讲“过食甘甜之物而伤脾”,甜的东西吃多了,脾胃会变 “懒”,反而消化不了其他食物,最后补没补上不知道,先把脾胃搞垮了。
第
3
点
—The Third—解锁红枣“天花板吃法”
那么,怎样吃红枣才能最大化其补气血效果而不伤身呢?经过多次验证,三蒸三晒法被证明是红枣最补气血的吃法,尤其适合冬季。
三蒸三晒大枣的制作方法
食材:红枣2斤(具体用量根据蒸锅大小调整)
做法:首先将大枣清洗干净,可以加点面粉揉搓后冲洗,但注意不要浸泡。清洗干净后将红枣放入蒸屉铺平。
第一蒸:水开后转中小火蒸30分钟,蒸好后拿到通风处晾晒1天,有太阳更好。
第二蒸:水开后转中小火30分钟,继续再晾1天。
第三蒸:大火转中小火30分钟,最后这次晾的时间可以适当久点,越干越便于保存。
如果喜欢软烂口感,可放入冰箱冷冻,吃之前提前解冻,解冻后1天内吃完。
经过这样蒸熟、糖化后的红枣,也叫“黑枣”。这样的黑枣皮质软化,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营养物质更容易被脾胃吸收,还不易上火、生湿,在健脾养血、补中益气方面的作用也更强。
每一次的蒸制和自然发酵,都在悄悄地改变红枣的属性,使其味厚色黑,入肝肾,健脾、加血力更强。它特别“养”的是血亏之人,尤其是女性,每日少量摄取、持之以恒地加血,让人血气十足。

红枣的养生智慧在于“用之得当”。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方法,注意禁忌,才能让这“天然维生素丸”发挥最大功效。
如果对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食用红枣存在疑问,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根据个人体质制定合理的养生方案。
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正确食用红枣,补足气血,迎接健康温暖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