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虚拟电厂: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虚拟电厂需求日益增长
据报道,近日随着张家口等地开启供暖,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式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同步启用。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这个“看不见的电厂”没有实体厂房,通过位于北京的虚拟电厂聚合商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张家口、唐山两地共16处蓄热式电锅炉聚合成一个整体,具备54.4万千瓦调节能力,提升了供暖季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虚拟电厂是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多地虚拟电厂加速落地,产业链上市企业也纷纷行动,在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商用化部署等方面积极布局。
A股上市公司中国电南自:公司虚拟电厂调控系统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冰蓄冷、楼宇空调、微电网及多类型工业可调负荷等。公司充分聚焦虚拟电厂战新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虚拟电厂全套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具备能碳虚拟电厂系统研发和参与建设的能力。
协鑫能科:公司虚拟电厂业务已由江苏逐步拓展至上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区域。
2、6G:随着6G技术不断发展及标准确立,产业有望迎来机遇期
据媒体报道,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作为亮点成果之一,2025年6G发展大会将发布6G通智融合、通感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特别是围绕通智融合方向,将重点展示6G AI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最新研究成果,共筑万智互联新生态,共赴移动AI新时代。此外,本届大会还将发布2025年6G技术试验结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联合业界共同升级6G技术试验平台能力,为6G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开源证券表示,目前,6G正处于标准研究制定阶段,根据IMT-2030(6G)推进组预测,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应当高度重视通信升级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标准确立,相关产业板块有望迎来对应的产业机遇期,包括天线、射频、通信芯片等领域。
A股上市公司方面
世嘉科技:公司的移动通信设备产品研发布局广泛,涵盖4G、5G产品,同时也在跟踪6G技术产品形态并开展相应的技术储备。
国缆检测:公司主要开展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检测6GHz的通信电缆,同时也积极跟踪6G通信用电缆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