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60岁女子查出肠癌去世,爱散步早睡早起,丈夫心酸:根本拦不住她

她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穿上运动鞋,绕着小区遛一圈。中午两荤一素,饭后还不忘喝点自泡的枸杞茶。晚上九点准时上床,从不熬夜

她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穿上运动鞋,绕着小区遛一圈。中午两荤一素,饭后还不忘喝点自泡的枸杞茶。晚上九点准时上床,从不熬夜。

邻居们都说她是“活得最健康的老太太”。可就是这样一位自律得近乎苛刻的女士,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晚期结肠癌,没撑过半年就撒手人寰。

“她太爱健康了,根本拦不住她。”丈夫在病床边红着眼说。

乍一听,像不像电视剧?可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肠癌,尤其是结直肠癌,不是靠“勤锻炼、作息好”就能完全避免的。这背后有太多被忽略的真相,也藏着许多我们该知道的健康误区。

她真的做错了吗?

这位60岁的阿姨姓王,是一位退休教师。她身体一直不错,很少生病,平时也特别注重养生。除了每天散步、吃得清淡,家里常年不断养生类书籍和保健食品。她觉得自己“活得像教科书一样健康”。

可去年体检查出问题时,肠镜发现她结肠里有一个5厘米大的肿块,病理提示为低分化腺癌,已经有转移迹象。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她一开始并不接受,“我又不抽烟也不喝酒,也没什么家族史,为什么会得癌?”

这就是常见的误区了:肠癌的发生,并不只是因为“不健康”。在我坐诊的这几年里,很多类似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自以为健康。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3年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超过55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8万人,是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的癌种。尤其是像王阿姨这样的60岁以上女性,是发病的高风险群体。

散步和早睡,真的管用吗?

这话说起来有点“逆耳”,但我得说:散步、早睡这些“养生习惯”,对预防肠癌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肠癌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遗传、饮食结构、肠道菌群、生活节奏、慢性炎症,甚至连情绪波动都可能是诱因之一。

像王阿姨这样每天吃得很清淡,但她有个习惯是每天中午一定要喝一碗小米粥配泡菜,家里自腌的那种,吃了十几年。

腌制食品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在肠道内与蛋白结合,可能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类物质。这种吃法虽然“看起来很养生”,但其实长期下来可能是埋在肠道里的“定时炸弹”。

再比如:她不抽烟却长期服用某些保健品,其中一种含有滋补类成分,可能加速肿瘤细胞生长。这些看似健康的习惯,可能反而变成“温柔的杀手”。

为啥她查出来就是晚期?

这也是很多家属最不能接受的地方。很多人以为体检查不出问题就代表“身体没事”。但肠癌的早期,往往是“哑巴癌”,没有明显症状。

早期肠癌可能只是偶尔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轻微便血,很多人以为是痔疮或者吃坏肚子了,就这样拖了半年、一年,等到真正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王阿姨说她有段时间便秘,后来又拉肚子,偶尔大便带点血,但因为身边很多人都有痔疮,她就没太在意,还用了一些通便药物,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医生在这里真的想提醒一句,6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肠镜,是最靠谱的筛查方式。体检单上那些“粪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完全替代肠镜,有不少假阴性。

预防肠癌,别只靠“好习惯”

很多人问我:“我不抽烟不喝酒,每天吃蔬菜,怎么还得癌?”我总说,这就像你家锁门防盗,小偷还是能翻窗进来。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但不是保险箱。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定期筛查。尤其是45岁以后,有家族史的更要提前。国家卫健委已经将结直肠癌早筛纳入“国家癌症防控行动计划”,说明这是全民性的问题。肠镜检查、粪便DNA检测、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是当前比较有效的手段。

第二,饮食结构调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控制红肉和加工肉摄入。少吃腌菜、烧烤、油炸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将加工肉类列为一级致癌物。

第三,关注身体信号。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形状变细、颜色发黑、乏力、贫血等,都可能是肠癌早期表现,切忌讳疾忌医。

第四,管理慢性病和情绪。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慢性炎症性肠病,这些都和肠癌风险增加有关。长期焦虑、压力大,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稳定,也会增加风险。

为什么“健康的人”也会被癌症盯上?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53岁的工程师,平时健身、饮食清淡,体检也没什么问题。可突然开始便血,一查就是直肠癌中期。他气得直拍桌子:“我除了不开心,啥毛病都没有!”

我问他情绪怎么样,他说:“这几年公司裁员、工作压力大、晚上失眠,肚子总涨气。”再追问下去,他母亲也是结肠癌患者。

癌症不是“天降横祸”,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有的人看似健康,其实身体早就在“透支”。

肠癌不是老年病,不是胖人才得,也不是不运动的人才中招。它没有阶级、没有偏好,谁都可能是目标。

为啥很多人“查出来就晚了”?

说到底,还是太多人对早期筛查不上心,对身体信号不敏感,对“健康”认知太单一。觉得只要锻炼、吃素、睡好就万事大吉。但真正的健康,是主动防癌、科学识病、及时筛查。

王阿姨的丈夫后来悔不当初。他说:“她最怕医院了,总觉得去了就是花钱找病。可她不去,不就真的被病找上了吗?”

你还在“自以为健康”吗?

肠癌不是猛虎,但更不是纸老虎。它不会因为你爱散步就对你网开一面,也不会因为你不吃肉就放你一马。

你唯一能做的,是正视它、预防它、筛查它。

别等到身体“喊救命”的时候,才想起去体检。

别因为“自己不疼不痒”,就把一些小问题当成“老毛病”。

别让“自律”的外壳,掩盖了“忽视”的本质。

你有没有类似的“健康误区”经历?你会定期做肠镜检查吗?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3年)[R].北京:国家癌症中心,2023.

[2]张伟,刘海英,胡雪峰,等.结直肠癌筛查的临床意义与策略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3):176-180.

[3]李小琴,赵俊峰.我国结直肠癌防治现状与对策[J].中国肿瘤,2025,34(5):362-368.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评论列表

丽丽
丽丽 6
2025-11-05 14:39
生死有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