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柬埔寨为德崇扶南运河奠基仪式全国放假一天的热闹场面还历历在目,转眼这一17亿美元的大项目就似乎淡出了舆论视野。不少人疑惑:这条被寄望于改写柬埔寨水运格局的运河,是烂尾了还是悄悄推进了?
其实这事儿得从项目自带的“争议体质”说起。作为全长180公里、计划2028年完工的超级工程,它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对柬埔寨来说,这运河是“经济独立的钥匙”——建成后能绕开越南港口,每年光运输收益就有8800万美元,还能惠及160万沿岸人口。可越南显然不乐意看到邻居摆脱依赖,欧美国家也频频施压,各种质疑声自然少不了。
更让舆论热闹的是去年底的“停工传闻”。有消息说项目因资金断裂陷入停滞,甚至配出动土仪式现场没有施工动作的照片佐证。紧接着又冒出“股权之争”的说法,称柬方要求调整持股比例导致合作生变。一时间各种猜测满天飞,反倒让真正的项目进展被淹没在八卦里。
但如果你以为这项目真黄了,那就错了。从2025年的官方消息来看,运河其实一直在按部就班推进。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于 2025 年 1 月 28 日发布了《关于德崇扶南运河项目进展的严正声明》,明确指出有关停工的传闻纯属谣言,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资金到位、政府支持。大使馆批评某些势力把正常施工准备污名化为“停工”,并提供了具体数据:首期15亿美元贷款以2.7%低利率到位,工程进度较计划提前4%,1.2万个本地岗位与8000名技术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培训。7月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亲自去白马省检查,明确说项目“按原定计划稳步推进”,还透露一个关键进展:沿线4个省的1920根界桩已经全部立好了。要知道,界桩设置是征地拆迁的前提,这步完成意味着项目离正式施工不远了。
之前大家担心的资金问题,其实也有了着落:项目由柬埔寨国企主导,中资企业参与建设,4月还刚签了公私合营合同,连50年运营权的分配规则都定好了。至于拆迁安置这个老大难,柬埔寨财经部已经在准备补偿方案,等这步走完施工队就能进场了。
排雷工作是另一个巨大挑战。德崇-扶南运河全长180 公里,贯穿柬埔寨东南部多个省份(白马、贡布、茶胶、干拉),这些地区历史上是越柬交战的核心区域,未爆弹药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隐蔽性,清理难度大。中国施工队已清除项目沿线300多公顷雷区,但排雷工作仍在继续。目前,最难啃的第二段工程排雷和土地征收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扫清障碍。
所以不是运河没人提了,而是它从“高调奠基”的舆论焦点,转入了“界桩设置、补偿规划”的务实推进阶段。根据2025年7月3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发展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孙占托视察项目时的表述,预计在2025年旱季(11月或12月),大批重型机械将正式进驻,工程将全面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一节点之所以选在旱季并非偶然,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稀少,水位下降,非常适合大规模水利工程施工。
项目计划于2028年如期完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