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男子在熟人那里花155元钱买了一只6斤半的走地鸡,回家一处理发现鸡嗉

木木记社会 2024-07-09 10:03:31

四川,绵阳。男子在熟人那里花155元钱买了一只6斤半的走地鸡,回家一处理发现鸡嗉子里足足有一斤多的整玉米粒。男子觉得熟人这么做太残忍,可以多收点钱也别这么对待鸡。

(案例来源:星视频)

林先生是一个会生活的男子,在生活中的要求都比较高,吃东西也喜欢强调原生态的,能吃出小时候的香喷喷的感觉,才是一种享受。

林先生买猪肉要买黑猪肉,买鱼要买河里捞上来的野生鱼,买菜也喜欢农家老人自己种植不洒肥料的,有机蔬菜,买公鸡他更是要求要买黑鸡爪,农户自己养的纯天然走地鸡,否则他宁可不吃。

这天他又准备上街买菜,走着看着,看到一家散养的公鸡看着品相不错,个头大,羽毛丰满且充满光泽,打起鸣来的声音还特响亮。林先生伸手想拎起这只鸡,却被卖鸡的摊主阻拦了。

一听声音,林先生一抬头,才注意到摊主竟是自己的老家熟人,多年没见,各自都有些苍老,一下竟没认出来。遇上了熟人更可以放心的买了,可摊主十分抱歉的向林先生解释,他看中的那只鸡已经被人预订了。

摊主表示预订的人已经付了钱,过会就从这里取,林先生可以重新选一只。林先生是个特别好说话的人,见老熟人都这么说了,也不好为难,从笼子里又选了一只看起来壮壮的大公鸡。

一称这只鸡足足的6斤半重,林先生脑海中一下浮现出各种吃鸡的想法,当即决定买下这只鸡,并让熟人帮忙处理了,林先生拎着鸡,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林先生回到家把鸡清洗了一遍,准备细致处理一下就下锅。结果此时林先生发现鸡的嗉子比较大。好奇的林先生切开了鸡嗉子,发现里面装了很多的玉米粒,这让林先生直呼上当。

林先生回忆,当时只顾看鸡的品相,忘记去捏一捏鸡的嗉子,结果买回来才发现鸡嗉子里满满的整粒玉米粒,嗉子一切开,装不下的玉米粒都往外淌。

林先生把这些玉米粒装起来一称,重量足足有一斤多。林先生轻轻地扒开鸡嗉子时发现还有破皮现象,明显这些玉米粒是卖之前硬塞进去的。林先生不由得一声感叹,确实是买熟人的东西容易上当。

24块钱一斤的公鸡共计6斤半,玉米粒1块多钱一斤,光玉米粒就占了一斤多,林先生不仅心疼多花出去的几十块钱,还心疼这只遭罪的公鸡,他觉得摊主可以适当卖贵一些,不要做出这么残忍的事。

林先生把这件事发出来时,他还表示,宁愿相信这只鸡是太饿了,一下吃得太多了。

对于林先生的遭遇,大家觉得现在一些商人的不法手段是花样百出,且不分年龄层次,更不分城市和农村,能不能卖正品给你,完全要看这个人的本性如何。

不少人对林先生的遭遇表示同情,觉得林先生是过于相信熟人了,老买菜的都知道,买鸡时要捏捏嗉子,瘪瘪的才会去买,撑鼓鼓的谁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林先生买的鸡是走地鸡,可在鸡嗉子里装上一斤多的玉米粒,摊主的行为侵犯了做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林先生买鸡是为了自己吃,其作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同时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林先生若是提前知道摊主在鸡嗉子里塞满了玉米粒,林先生一定不会选择这只鸡,也不会在这家买鸡。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林先生有要求经营者提供所要买的公鸡的价格、产地、规格等有关情况,对应的是经营者摊主有告知真实情况的义务。

做为消费者,林先生还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一是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二是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摊主虽没有强制林先生买公鸡,可他在提供公鸡时,没有保证质量、在鸡嗉子里塞玉米粒,也违反了价格合理和计量准确,其行为就是侵犯了林先生的公平交易权。

林先生做为消费者在自己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时,有权依法要求经摊主改正错误,提供质量好、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服务,有权拒绝强制交易,并获得合理的赔偿。

林先生可以将公鸡提回去,找到摊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其对自己的欺诈行为进行退一赔三,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最低为五百元。

可摊主是熟人,林先生用一只鸡认清了一个人,估计也不会再回去找赔偿了。

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0 阅读:0
木木记社会

木木记社会

看人生百态,感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