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侄子的功臣明瑞,为什么会战死于缅甸?
坚持走路
2025-01-27 16:40:39
P1-6,明瑞像
富察·明瑞,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时,便率族人归附。明瑞之父傅文,官至一等承恩公。明瑞的叔叔一等忠勇公傅恒,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而傅恒的姐姐,即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这一显赫的家世背景为他日后的仕途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明瑞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不仅工于吟诗,著有《北窗吟稿》,展现了其文学造诣,更在军事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他作战骁勇,常常身先士卒,被誉为“战必先众军”,是清朝乾隆年间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之才。在多次战役中,如平准、平回、清缅战争中,明瑞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军事才能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缅甸战事再起,明瑞被任命为征缅兵团的主帅,负责第三次征缅战争。他率领2.6万大军,兵分两路深入缅甸境内,意图合击缅军,会师缅甸首都阿瓦。
在初期,明瑞的军队势如破竹,连续攻克缅北多个据点,包括重镇木邦和蛮结大寨,极大地震慑了缅军。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清军面临了诸多困难。
一方面,缅军采取了坚壁清野和袭击清军粮道的战术,使得清军的后勤保障日益困难;
另一方面,北路军在老官屯受阻,无法与明瑞会师,导致明瑞的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敌军进攻木邦,副都统珠鲁讷兵败自戕,参赞额尔登额兵出猛密,被阻于老官屯长达数月。
明瑞向云南巡抚鄂宁求援,鄂宁拒绝发兵援助。于是明瑞只得孤军奋战,而敌军分别从木邦、老官屯一路夹击。
二月,缅军聚集五万兵力,将明瑞军队重重包围,此时的清军,粮草、弹药皆已用尽。明瑞命令达兴阿、云南提督本进忠分别突围,而自己与数十倍于己缅军血战,明瑞力战,受重伤,随后不久身亡。
明瑞死后,乾隆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果烈。
明瑞之所以会战死于缅甸,除了清军面临的客观困难外,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R] 孤军深入
明瑞在攻克蛮结后,未等北路军会师便继续深入缅甸,导致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二R] 后勤困难
缅军采取的坚壁清野战术使得清军的后勤保障日益困难,粮食和弹药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R] 指挥失误
虽然明瑞在战争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在某些关键时刻的决策可能存在失误,如未能及时撤退或未能有效调配兵力等。
[四R] 敌人强大
缅军动用了大量精锐部队和火枪象兵等先进武器,对清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文字来源于网络)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