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豫亲王修龄,石碑为何出现在张作霖茔地
坚持走路
2025-01-29 15:03:38
【P1-3,修龄行乐图】
清
绢本设色
纵178.5厘米横118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爱新觉罗·修龄(1749-1786年),德昭第十五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承袭信郡王。修龄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被恢复豫亲王王位,是豫亲王世系在经历一百二十余年的降爵后恢复的第一位亲王,虽然被乾隆帝寄以厚望,却英年早逝。
此为修龄行乐图。画中的修龄面容清秀,着常服佩戴扳指端坐庭院中,手持鼻烟壶,情态安详。配饰陈设华贵,推测为生活实景。庭前玉兰花、海棠花怒放。亭后院落几进,直至隐入远处青山翠松之中。
【P4-5,和硕豫良亲王碑】
是豫亲王修龄之碑。多铎为第一代“豫亲王”,其园寝就在北京建国门外大北窑,当地名为苗家地。东到张洛房,南到三块板,西边是第二辈豫亲王多尼墓,北边到关东店,占地150多亩。修龄为多铎的五世孙,其墓园自然也在苗家地。
1930年,末一代豫亲王端镇在其母主持下,将祖坟的树木和石刻卖掉。和硕豫良亲王碑就这样被“大元帅葬仪筹备处”购来,运到了元帅林。拟用此碑为张作霖刻制碑铭。张作霖碑铭,已由当年辽沈著名文豪钟逊安撰写完成。
碑石通体为汉白玉质地,通高 4.675 米,高3.175米,宽 1.28米,厚0.58米,碑座高1.50,座长3.70米,座宽1.41米。螭首龟趺,碑阳已无字。碑阴额题“敕建”二字。碑文为满汉文,汉文在右,满文在左。碑文8行,共197字。
和硕豫良亲王碑文——
朕惟延庥锡爵,金枝彰,复,始之封,笃,叙推恩,翠碣重易名之典。缅旧勋之未沫,泽衍屏藩;眷令闻之丕昭,荣施兆域。惟王瑶源引派,瑞牒分辉。稽翊运之成劳,旗常久纪;举酬庸之懋赏,举砺宜垂。朕特念前徽,重加显秩,宗盟是掌。期表率于仙潢,旗务兼咨;待统司乎禁旅,方冀长膺。茀禄何图,遽谢芳华!奠醑以时,既备雕筵之荐;表茔有制,还传贞石之铭。象厥生平,以良为谥。于戏!溯宣勤于策府,分璜,增桂邸之光;具宠恤于彝章,勒琰,焕松阡之色。休称不冺,示眎来兹。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 日
左侧刻满文,内容与汉文相同。
在清代王爷坟的园寝及墓碑的“敕建”,都是有严格的规制限制的。包括墓葬和墓碑的投资,也有额度限制。元帅林收藏的修龄之碑,质地为汉白玉,应是亲王规制之碑,其大小尺寸都是按亲王的规格建造的,价值很高。
此碑是在1930年左右运至元帅林的。此外还有两通青石墓碑,因碑阴、碑阳文字都已磨掉,无法判断碑主人和碑的内容,观察其雕工工艺及碑的风格,应为修龄两妃子之碑。
0
阅读:14